
行業資訊
首頁 行業資訊
對國內礦山健康發展的思考
來源: 中國冶金報 作者: 中國冶金報 時間: 2013-10-16
隨著“中國版”鐵礦石期貨上市的臨近,圍繞鐵礦石期貨的討論也日漸升溫。作為一種避險工具,鐵礦石期貨將對市場各方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恐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是,我們應該思考的更為重要的問題是:要切實推動我國鋼鐵工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國產礦在維護鐵礦石市場規范有序中如何發揮應有的作用?筆者認為,國家應該出臺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降低國內礦山稅費負擔;國內礦山也必須苦練內功,切實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國產礦競爭力亟待增強
由于三大礦山對資源的壟斷,加之對市場的操縱,鋼材價格稍微上漲,鐵礦石價格就不成比例地大幅拉漲;鋼材價格下跌,鐵礦石價格下跌幅度卻十分有限。據統計,與2001年相比,鋼材與鐵礦石價格雖然都有所提高,但結果卻是:鋼材價格只漲了不到1.5倍,而鐵礦石價格則上漲了約6倍。如果從產業鏈平衡角度考量,按照鋼材與鐵礦石價格同比例漲跌推算,這些年中國在鐵礦石進口方面相當于多花了3200多億美元,折合2萬億元人民幣。中國鋼鐵企業扮演了國外三大礦山打工者的角色。
無疑,今后若干年,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鋼材消費市場,中國鋼鐵工業也將在轉型升級中繼續發展。雖然中國鋼鐵工業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強度會逐年減弱,但是從絕對量來看仍然不小。所以,必須認真研究的一個問題是:國產礦在維護鐵礦石市場穩定有序方面的作用如何發揮?因為只有國產礦的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們才有可能在鐵礦石定價中找回真正的話語權。
國內礦山開發的難點何在?
然而,現實的問題是,國產礦山競爭力的提升面臨很多困難。
這些年,國產礦生產企業負擔偏重。據調查,目前中國礦山企業的稅費有25種,占鐵礦石成本較國外礦山高出近一倍。在增值稅方面,國內礦山企業進項少,稅負難以向下游轉移,因此增值稅征收比例提高后又增加了企業負擔,使中國礦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減弱。
這些年,國產礦生產企業負擔偏重。據調查,目前中國礦山企業的稅費有25種,占鐵礦石成本較國外礦山高出近一倍。在增值稅方面,國內礦山企業進項少,稅負難以向下游轉移,因此增值稅征收比例提高后又增加了企業負擔,使中國礦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減弱。
在正常稅費以外,還有各種其他費用,再加上企業在日常經營、開發和管理方面不時會遇到一些問題,也影響了一些礦山企業的效益。如果扣除各種不合理稅費和眾多隱性負擔,國產礦的成本可大幅降低。
在礦山開發方面,國內礦山從辦證、勘探到出礦時間較長,一般要數年時間。礦山開發投入大、市場風險高、見效時間長、不可控因素多,使得不少國內礦山企業后期投入嚴重不足。據調查,現在許多礦山進入開采后期,如果不進行新的規劃勘探,現有鐵礦石資源只能維持不到10年,國產礦開發情況堪憂。
從資源稟賦方面看,我國鐵礦石品位低、質量差、雜質多、采選困難,如果采剝比、選礦比均按3∶1計算,生產1噸成品礦需要近10噸的采剝量,高出國外礦山5倍多。調查顯示,隨著國產礦品位逐漸下降,目前,河北、東北等地的一些礦山僅選礦比一項就高達10∶1,不但提高了選礦成本,還嚴重破壞了環境。
從新礦山開發情況看,雖然鞍鋼、太鋼、首鋼、馬鋼等鋼廠自有礦山和國有大礦山未來幾年有增產計劃外(鋼廠自有礦山及國有大礦山只占總數的約30%,70%為中小民營礦山),其余礦山還有不同程度的萎縮。
從礦山開采條件看,我國大量山坡露天礦已經轉入深凹開采,效率低于國外企業。據調研,目前鐵礦石價格如果低于100美元/噸,國內將有不少礦山會停產。
筆者認為,扶持國內礦山,加大建設力度,維護國家利益,保障資源安全,已經到了關鍵時期。
在礦山開發方面,國內礦山從辦證、勘探到出礦時間較長,一般要數年時間。礦山開發投入大、市場風險高、見效時間長、不可控因素多,使得不少國內礦山企業后期投入嚴重不足。據調查,現在許多礦山進入開采后期,如果不進行新的規劃勘探,現有鐵礦石資源只能維持不到10年,國產礦開發情況堪憂。
從資源稟賦方面看,我國鐵礦石品位低、質量差、雜質多、采選困難,如果采剝比、選礦比均按3∶1計算,生產1噸成品礦需要近10噸的采剝量,高出國外礦山5倍多。調查顯示,隨著國產礦品位逐漸下降,目前,河北、東北等地的一些礦山僅選礦比一項就高達10∶1,不但提高了選礦成本,還嚴重破壞了環境。
從新礦山開發情況看,雖然鞍鋼、太鋼、首鋼、馬鋼等鋼廠自有礦山和國有大礦山未來幾年有增產計劃外(鋼廠自有礦山及國有大礦山只占總數的約30%,70%為中小民營礦山),其余礦山還有不同程度的萎縮。
從礦山開采條件看,我國大量山坡露天礦已經轉入深凹開采,效率低于國外企業。據調研,目前鐵礦石價格如果低于100美元/噸,國內將有不少礦山會停產。
筆者認為,扶持國內礦山,加大建設力度,維護國家利益,保障資源安全,已經到了關鍵時期。
如何解決當前困境?
在最近舉行的國內礦山企業座談會上,一些企業家代表呼吁,政府應盡快出臺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對礦山的投入和開發力度;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學習國外管理經驗,大力提高鐵礦石質量和勞動生產效率;組織社會資源進行新一輪調研、規劃和勘探,以維持國內礦山企業的后續發展。為保證國內礦山的健康運轉,建議適當降低稅費,讓利于企業,將企業利潤轉化到礦山建設和環境保護上來,提高國內企業與國外礦山的競爭力,并借助國內礦山的力量,提高國家整體利益。
降稅的難度確實存在,因為降低稅費問題涉及不同部門,又牽扯到中央和地方,實非易事,但是國家應該站在資源戰略的高度加以認真考慮。筆者認為,如果能夠減少一部分稅費,提高國產礦產量,促使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幅度趨小、速度趨緩,對于國家整體利益更為有利。如果能將目前的稅費比例降低到15%左右,對改善國內礦山經營環境、提高國產礦競爭力、促進國內鋼鐵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國外礦山對國內礦山企業的沖擊,國內礦山企業要著力做好相應的準備。國內礦山企業在提請政府統籌考慮是否降低稅費的同時,應與時俱進,苦練內功,在規范經營、杜絕漏洞、挖掘潛力以及提升服務方面下功夫。在完善營銷渠道的基礎上,國內礦山企業應積極爭取在產業鏈條上占有應有的位置,爭取國產礦與進口礦“同質同價”;在經營理念方面,應充分實踐金融化工具,減少市場經營風險;在安全、環保方面加大投入,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加大力度,爭取在新型化、可持續化發展方面實現突破并獲得長足發展。
降稅的難度確實存在,因為降低稅費問題涉及不同部門,又牽扯到中央和地方,實非易事,但是國家應該站在資源戰略的高度加以認真考慮。筆者認為,如果能夠減少一部分稅費,提高國產礦產量,促使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幅度趨小、速度趨緩,對于國家整體利益更為有利。如果能將目前的稅費比例降低到15%左右,對改善國內礦山經營環境、提高國產礦競爭力、促進國內鋼鐵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國外礦山對國內礦山企業的沖擊,國內礦山企業要著力做好相應的準備。國內礦山企業在提請政府統籌考慮是否降低稅費的同時,應與時俱進,苦練內功,在規范經營、杜絕漏洞、挖掘潛力以及提升服務方面下功夫。在完善營銷渠道的基礎上,國內礦山企業應積極爭取在產業鏈條上占有應有的位置,爭取國產礦與進口礦“同質同價”;在經營理念方面,應充分實踐金融化工具,減少市場經營風險;在安全、環保方面加大投入,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加大力度,爭取在新型化、可持續化發展方面實現突破并獲得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