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資訊
首頁 行業資訊
發改委:鋼材漲價存炒作因素 去產能將全面實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 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 2016-05-13
5月12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在宏觀數據發布會上指出,從了解到的信息看,有關方面均認為此次鋼材價格上漲,主要受政策預期、市場炒作和短期因素等推動。下一步將督促指導有關地區平穩有序地推動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
“市場供求關系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并未改變,鋼材價格難以持續快速上漲。”趙辰昕說。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去年12月中下旬,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步入回升通道。今年3月份以后,鋼材價格回升速度明顯加快。
到4月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鋼材價格指數回升至84.6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47點,比去年12月的最低點提高了30.18點。進入5月份以來,鋼材價格又有所下降,鋼材價格指數回落至82.57。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目前各省市自治區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都已制定完畢,明確了各地區“十三五”期間的總體安排,擬定了分年度的產能壓減或退出計劃。
根據要求,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還完成了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目標責任書的簽訂。各地目標責任書簽訂以及實施方案按要求備案后,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將全面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鋼鐵漲價存炒作因素
鋼鐵、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回升,難道是行業不過剩了?
國家發改委給出的回答是否定的,趙辰昕指出,此輪鋼材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
在需求方面,一是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放量,帶來鋼材需求預期;二是不少建設工程在冬歇后復工,帶來鋼材需求量增長;三是貿易商補庫存,短期內擴大了鋼材需求;四是市場預期“補短板”、“穩增長”等政策會帶動鋼材需求。
在供給方面,一是去年部分鋼企因故停產,粗鋼產量下降,減少了市場供給;二是市場預期去產能工作會降低鋼材供給;三是部分產鋼地區因重大活動采取限產措施,預期將短期減少鋼材供給。
“此外,現貨和期貨市場的人為炒作,也是造成鋼材價格過快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趙辰昕說。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到2016年4月21日,全國各地各類鋼鐵價格達到1年來新高,比3月同期上漲了30%以上,很多停產的鋼鐵廠恢復了生產。不過隨后幾周,各類鋼鐵產品持續下跌。
全國鋼鐵產量最大的地區唐山,3月15日的鋼坯價格是每噸1750元,到了4月21日漲到了2640元,漲幅為50%。到了5月11日,鋼坯價格跌回到2000元/噸,相比4月21日的高位,跌幅為24%以上。
熱卷價格也類似。4月21日唐山地區熱卷價格為每噸3200元,比3月16日的每噸2250元水平,上漲了42.3%,但是到了5月11日,熱卷價格僅僅為每噸2680元,比4月21日下跌了16%以上。
根據了解,以目前的鋼鐵價格水平來看,每噸盈利仍豐厚。近期價格下跌,與一些停產的鋼企恢復生產有關。5月5日,唐山地區的高爐開工率甚至達到了88%以上的高位。
原鞍鋼經濟所研究員馬忠普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鋼鐵價格整體回落的趨勢并沒有結束,隨著復產加劇要把鋼材企業重新逼向微利區間,如果行業微利,必然有的鋼廠要虧損,使一些經營差的企業面臨破產。
全面化解產能大幕揭開
目前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制定的財稅、金融、職工安置、國土、環保、質量、安全等配套政策文件已印發實施,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經過幾輪修改完善后,也將于近日印發。
另外,各有關地區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都已制定完畢,明確了各地區“十三五”期間的總體安排,擬定了分年度的產能壓減或退出計劃。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根據要求,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完成了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目標責任書的簽訂,并對減產實施方案實施
要求備案后,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將全面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馬忠普指出,實施減產很有必要,因為目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對鋼材的需求,總體呈現回落的趨勢。但是政府應注意,在如何減產方面,該讓市場解決的就讓市場來解決,政府要從政策和法律上推動。
此前國務院發布的鋼鐵、煤炭行業的減少產能意見指出,5年內鋼鐵要減產1-1.5億噸,另外要淘汰400立方米以下的鍋爐。在煤炭領域,3到5年內要減產5億噸產能。
21世紀經濟報道也了解到,近期山東、青海、河南等地正在研究或已公布煤炭、鋼鐵減少產能數字。其中,青海提出3年完成50萬噸鋼鐵、276萬噸煤炭壓減目標。山東提出3年內鋼鐵、煤炭分別壓減1000萬噸、4500萬噸以上。
國家發改委判斷,鋼材價格4月回升,對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有一定影響,但總體影響較小。從了解到的情況看,復產產能均為合規產能,不屬于淘汰范圍,企業停產復產大多是應對市場變化、調整生產經營的正常行為。
北京長貿咨詢公司總經理黃騰說,很多地方政府為了保就業和GDP(地區生產總值),讓一些銀行、金融機構給本該淘汰的企業輸血,這是一種很不公平的做法。
低效的企業,越早退出越有利。
根據了解,國務院有關淘汰煤炭產能的意見,已經提出要關閉晉、蒙、陜、寧等4個地區產能小于60萬噸/年的煤礦,其他11個地區產能小于30萬噸/年的煤礦也被要求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