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看太鋼
首頁 媒體看太鋼
山西衛視:三代“治渣”情
來源: 山西衛視 作者: 山西衛視 時間: 2012-11-08
再過5天就是太鋼的李雙良90歲生日了,眼下全家都在張羅著過壽這件事,忙得不亦樂乎,而他的二兒子李虎森所在的雙良水泥廠也是好事連連,一個以鋼渣和煤矸石為主要原料的企業和上市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下面我們一起走近李雙良的兒子李虎森,聽聽他講述他們爺孫三代的故事。
他叫李虎森,早些年跟著父親在太鋼治理渣山,后來在鋼渣水泥廠工作,與父親不同的是,父親是把渣山挪了個地方,而李虎森是把渣山直接變成了水泥。
山西雙良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虎森:我們廠用的這個原料基本上都是太鋼的廢渣,這也就是我父親綜合利用治理廢渣的延續,就是把廢渣作為一種資源,把它轉化為一種產品,過去我父親他們是物理變化,把大堆變成小堆,我們現在已經產生了質變,化學反應。
當年父親治渣,搬掉了重達1800萬噸的渣山,而如今,李虎森利用這么多的鋼渣做原料,可以生產高品質的水泥1200多萬噸。隨著公司與太鋼的分離改制,李虎森已經不在太鋼之列,可他總喜歡把太鋼掛在嘴邊,并且滿臉的驕傲和自豪。
山西雙良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虎森:你進了我們廠感覺怎么樣?
記者:感覺挺好。
山西雙良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虎森:放在過去,就像你這身打扮在我們廠里走上十分鐘就成了白毛女了,就像下雪花一樣。
老父親馬上就90歲了,母親也已經88歲,李虎森最喜歡哼唱的一句歌詞就是常回家看看。
記者:李老,您身體好嗎?
太鋼老勞模李雙良:好啊。
記者:把鋼渣倒了好,還是把鋼渣做成水泥好,哪個好?
太鋼老勞模李雙良:當然做成水泥好,做成水泥對社會有利。
由于工作的關系,一家人難得碰在一起吃頓飯,能和孩子們吃上頓飯是父母親最開心的事。參與治渣的還有李虎森的侄子李建國,他在太鋼工會搞攝影,除了搜集整理有關治渣資料,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給爺爺充當翻譯和發言人,也算是爺爺的助手吧。
李虎森侄子李建國:他的示范開啟了我們太鋼循環經濟之路,讓我們知道了綠色發展的潛力和威力。
李建國有空總要陪爺爺到渣場公園轉一轉,如果天氣好他還要扶爺爺上上護坡城墻,他知道浸透著爺爺心血和汗水的渣場永遠是爺爺最為牽掛的地方。
治理廢渣,改善環境,打造綠色鋼城,不僅成就了父親當年的壯舉,也成為一代代太鋼人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