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經濟日報:太鋼科技創新 應對市場下行
近日,一輛滿載著太鋼職工汗水和希望的大貨車,從太鋼不銹鋼鋼管公司緩緩駛出,開往浙江三門核電項目處。該公司總工程師康喜堂激動地說:“經過太鋼科研人員和生產工人的不斷摸索試制,全球首次整體擠壓出10米以上長度的不銹鋼C型鋼,打破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面對需求不振、市場萎縮的狀況,太鋼不斷加大新品開發,鞏固老市場,開拓新市場,搶占制高點。包括第三代核電用擠壓不銹鋼C型鋼在內,今年上半年,國家西氣東輸三線用高等級管線鋼、第三代核電用特種不銹鋼材料、超(超)臨界電站鍋爐用耐熱不銹鋼管、超強高效耐磨無磁材料等10多項產品陸續問世。
在鋼材價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太鋼卻一枝獨秀,繼續保持了鋼材售價和營業收入“雙增長”的良好勢頭。據了解,太鋼上半年鋼材售價和營業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46%、10.36%。
太鋼技術中心主任李建明告訴記者:“越是在市場形勢不好的時候,越能體現出科研的力量,也越要發揮好科技的力量。今后五個月,還會有10個高新特產品問世,預計增效2億元以上。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市場的夾縫中,闖出一條新路。”
7月22日,記者在太鋼袁家村鐵礦項目處看到,工程建設、設備安裝調試、生產準備正在加緊進行。現場的試車倒記牌顯示,本月底,這個亞洲規模最大的露天冶金礦山項目將帶料試車。據了解,太鋼今年上半年新投產項目16個,在建和新開工項目42個,完成年度投資接近70%。
據悉,太鋼堅持市場倒逼,強化責任分解和績效考核。“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已成為全體太鋼人的共識,全面預算工作已成為太鋼每道工序、每個環節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太鋼降本增效19億元。
此外,太鋼主要節能環保指標繼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太鋼—華為—華秦節能減排聯合創新中心于2月23日成立揭牌,將為業界提供最佳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第二條20萬立方米蒸壓加氣砼板生產線將于近日帶料試車,達產后,太鋼生產過程產生的粉煤灰將實現全干送及“零”排放。同時,還啟動了年產160萬噸的高爐礦渣超細粉二期工程,加快推進太鋼哈斯科鋼渣綜合利用工程,建成后可實現鋼渣零排放。
上半年,太鋼先后與陜西有色集團、太重集團和國新能源發展集團分別在新材料、冶金焦化工程成套設備和燃氣生產銷售、新材料加工、貿易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下半年,太鋼將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加快相關資源整合步伐,開辟新的效益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