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報:太鋼60年的“不銹”產業傳奇
60年,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鋼)累計生產不銹鋼1802萬噸,成長為全球不銹鋼“頭號選手”。
作為金屬材料中的佼佼者,不銹鋼對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1952年,太鋼煉出了中國第一爐不銹鋼,從那時起,太鋼就與不銹鋼結下了不解之緣,并開始了一甲子的征程。
“太鋼不銹鋼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有數不清的國內乃至國際第一,這些都離不開一代代太鋼人在生產中敢為人先,大膽創新。”太鋼董事長李曉波深有感觸地說。
與時代脈搏共振
上世紀50至70年代,是太鋼不銹鋼發展的開創階段。
1952年,太鋼成功冶煉出新中國第一爐不銹鋼,成功生產出高鉻不銹鋼、不銹鋼鍛材和不銹鋼熱軋薄板。進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太鋼在國內率先建成6噸氬氧爐、50噸高功率電弧爐、50噸氧氣頂吹轉爐等生產裝備,打通了不銹鋼生產線。
在立足國內的同時,太鋼不銹鋼積極揮師國際,向國際水平進軍。上世紀80至90年代,太鋼自行設計制造的我國第一座18噸氬氧爐外精煉爐、第一臺1280mm立式板坯連鑄機、我國第一條冷軋寬帶不銹鋼光亮退火線機組先后投產,并在“七五”末建成了現代化不銹鋼生產線。
至上世紀90年代,太鋼打通不銹鋼復合板、不銹鋼小型材和寬幅不銹鋼冷軋板生產線,國內第一臺20輥森吉米爾冷軋機和冷、熱卷混合退火酸洗線先后建成投產。到“九五”末,太鋼已經形成了氬氧爐、連鑄機、熱連軋機、20輥冷軋機、光亮退火線的先進不銹鋼生產線。
“新世紀的太鋼,確立了建設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的戰略目標。”李曉波介紹,2000年到2003年,太鋼實施了50萬噸不銹鋼系統改造和40萬噸不銹鋼冷軋薄板擴建改造項目,形成了年產100萬噸不銹鋼的能力,進入世界不銹鋼十強。
據悉,太鋼不銹鋼工業園是由太鋼集團在太原不銹鋼產業園區投資開發的示范區,目前已引進來自國內外33家企業投資入駐,轉化不銹鋼13.2萬噸。
“到"十二五"末,太鋼不銹鋼工業園區將打造成為世界級不銹鋼深加工基地。屆時,每年可轉化不銹鋼80萬噸,年產值可達250億元。”李曉波表示。
創新敢為人先
在國家和山西省的支持下,太鋼目前已集成當代最先進的裝備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投資360多億元,實施新150萬噸不銹鋼工程及配套項目,實現了主體工藝技術裝備的整體升級換代和生產全線的大型化、自動化、現代化。
李曉波表示:“新項目的建成,標志著太鋼成為全球產能最大、工藝技術裝備最先進、品種規格最全的不銹鋼企業。”
在提高硬件的同時,太鋼積極增強“軟實力”,持續實施“培養50名優秀管理人才、100名優秀科技人才、500名優秀操作人才”的“515人才戰略”。通過打通科技人員成長通道,太鋼形成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核心的科研人才隊伍,為加快技術創新提供了智力保障。
同時,通過實施SBU(戰略業務單元)、課題首席負責人公開競聘、命題承包、按效付酬等一系列措施,太鋼堅持按貢獻參與分配,形成了強有力的創新激勵機制。太鋼每年還從預算中安排3000萬元用于科技成果獎勵,對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予以重獎,激發了強大的創新活力。
“我們不僅重視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動,也重視群眾性的創新活動。去年,在全公司職工中開展的"金點子"杯合理化建議和先進操作法活動,共產生合理化建議651條、先進操作法60項。僅此一項,創造經濟效益就達到4.2億元。”李曉波高興地告訴記者。
綠色轉型促跨越發展
目前,太鋼已形成以不銹鋼為核心的高效、節能、長壽產品集群,26個品種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35個品種替代了進口產品。從2011年至今,太鋼項目投資已達600多億元。一批國內國際一流項目在太鋼“落地開花”。
在做強不銹鋼主業的同時,太鋼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用心打造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3個循環產業鏈,實現了廢棄物全部利用。
“作為內陸型鋼廠,太鋼主動承擔城市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社會責任。”李曉波介紹,太鋼正加快實現企業自身小循環向城市大循環的轉變。如今,太鋼已建成日處理能力達5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實現與城共生。
今年上半年,太鋼主要節能環保指標繼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太鋼—華為—華秦節能減排聯合創新中心”于今年2月成立掛牌,將為業界提供最佳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第二條20萬立方米蒸壓加氣砼板生產線將于近日帶料試車,達產后,太鋼生產過程產生的粉煤灰將實現全干送及“零”排放。同時,太鋼還啟動了年產160萬噸的高爐礦渣超細粉二期工程,加快推進太鋼哈斯科鋼渣綜合利用工程,建成后可實現鋼渣零排放。
據悉,“十二五”期間,太鋼將抓住山西省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和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省的歷史機遇,投資60多億元,繼續實施一批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加強對新型綠色鋼鐵制造的研究開發,加快與城市的綠色融合步伐。
“我們的綠色發展水平不僅要在國內領先,而且要在世界領先,要干干凈凈進入世界500強,要成為全球綠色鋼廠的典范。”李曉波的話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