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晉都市報:新山西 新跨越 新成就——太鋼:兩年后營業收入兩千億
“盡管鋼市寒流襲來,但太鋼發展的目標不打折扣,完成目標的決心不打折扣,實現目標的干勁不打折扣。”今年一季度,在全國鋼鐵行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太鋼仍然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信息顯示:全國鋼鐵行業受產能過剩和原料、價格的雙重擠壓,行業整體已經進入微利和虧損運營。今年一季度,全行業的虧損情況更為嚴峻,整個行業進入了長周期的嚴冬。
為了應對不利局面,太鋼一手挖掘潛力、降低成本,一手開拓市場、優化品種。他們將預算目標分解到全體職工頭上,將完成全年預算目標作為工作業績的標準。“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成為太鋼人的共識,全面預算工作成為每道工序、每個環節的重中之重。
在太鋼熱連軋2250毫米生產線,當班的一位操作工告訴記者,他們的預算考核指標有熱裝量、熱軋量等,廠里每個月會按照技術貢獻和作業貢獻進行考核,并將這些納入到工資考核當中,預算指標完成得好,收入自然也高。“以前是干多干少都一樣,干好干壞都一樣。現在不一樣了,有預算指標在頭上頂著,想不認真都不行。”沒聊幾句話,這位操作工就匆匆返回工作崗位。
太鋼不銹鋼冷軋廠軋制作業區主操作手石錦寶算了一筆賬,以打包鋼卷的包裝帶為例,一盤包裝帶總共400米,價格是890元,如果在打包中精細操作,按照鋼卷的大小裁剪包裝帶,他們班組一天能省下20多米,全廠相同工序的班組每天一共能省下近720米,累計下來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超臨界、超超臨界鍋爐用不銹鋼管材料是不銹鋼中生產難度很大的一個品種,過去一直依賴進口。太鋼加強科技攻關,一舉攻克諸多技術難題,不僅打破了該鋼種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而且國內市場占有率達第一。同時,推動國外同類鋼材進口價格大幅下降。
太鋼不銹鋼工業園區主要產品包括不銹鋼管、管配件、高檔西餐具、廚房設備、不銹鋼復合板、精密帶鋼、儲罐、礦用設備、工業過濾器等。從去年開始,12個系列上百種不銹鋼制品大范圍推向市場,入駐園區的33家企業共轉化不銹鋼13.2萬噸,營業收入比2010年增長296%。隨著更多新入園區企業的陸續投產,預計到“十二五”期末每年可轉化不銹鋼80萬噸,年產值可達250億元,越來越多的不銹鋼制品將融入城市生活。
今年,太鋼節能減排配套制氧機改造項目、硅鋼冷連軋及配套技術改造項目、光亮板產品結構調整、燒結原料配套工程等15個調產項目,以及呂梁鐵礦、太鋼總醫院住院綜合大樓、太鋼呂梁鐵礦配套球團技術改造及普明鐵路專用線工程、太鋼萬邦年產30萬噸高碳鉻鐵、太鋼城郊森林公園等項目被列為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太鋼已實現連續5年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太鋼董事長李曉波表示,今年該公司將借助轉型綜改試驗區政策,展現更大作為,創造更好業績。力爭在2014年8月8日——太鋼建廠80周年之前,全面完成轉型跨越發展重點項目建設目標任務;營業收入翻一番,達到2000億元,成為國內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