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冶金報:變革:激發創新活力———太鋼以科技創新驅動跨越發展系列報道之二
2001年,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不銹鋼消費國,2006年又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國。同時中國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不銹鋼進口國。但是,中國不銹鋼工業“大”而不“強”,主要表現在:有相當數量的鋼材品種還是空白,須進口;大部分引領不銹鋼產業前進的重大技術是來源于國外企業;有相當大比例的不銹鋼新鋼種不是中國企業原創的。
怎樣振興中國民族不銹鋼工業?太鋼董事長李曉波認為,在中國這個全世界成長最快的不銹鋼市場上,應當產生世界最好的不銹鋼企業。未來,中國不銹鋼行業的發展,不是靠規模,而是要走科技領先的特色之路。因此,太鋼要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作為提升競爭力的首要選擇,作為轉型跨越發展的中心環節,作為支撐企業發展的筋骨,貫徹到各項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中去,使科技創新成為企業跨越發展的“引擎”。
為此,太鋼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
明確方向 確定目標
本世紀以來,太鋼提出了“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最精美的不銹鋼產品”的企業使命,確立了“建設全球最具競爭力不銹鋼企業”的戰略目標。決心集中精力發展不銹鋼,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做強、做大、做全、做精不銹鋼,跨入世界一流不銹鋼企業行列,把我國的不銹鋼工業提升到國際先進水平。
圍繞公司戰略目標,太鋼明確提出科技創新的目標:實現不銹鋼、冷軋硅鋼產品技術的全球領先。具體來說,就是要以解決我國不銹鋼產業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難題為重點,以不銹鋼產業的工程技術、制造技術、使用技術為關鍵環節,構建貫穿不銹鋼生產全流程的技術創新鏈,推動我國不銹鋼產業工藝技術裝備的全面進步;形成以不銹鋼領先技術為核心的專有技術集群,擁有20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培育20大戰略品種,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銷售額比重占到70%以上;實現不銹鋼減量化生產,建成與城市共融的都市型綠色鋼鐵企業。
創新體系 聚集資源
2003年,太鋼對科技質量系統進行了重組,將原先的鋼研所、技術處、質量監督處重組為技術中心和品質部,強化產品研發、質量控制和改進職能;2004年,對自動化研究所和計控處進行了整合,使工業自動化控制、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人才資源得到優化。
在此基礎上,太鋼完善產銷研一體化運行機制。圍繞重點品種,太鋼在公司內部設立了28個戰略經營單位(SBU)。同時,在國內與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北京科技大學等24所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科研合作,合作項目累計達到154項;在國際上與美國匹斯堡大學、韓國浦項工業大學等8家國外高校開展科技合作。
同時,太鋼搭建多個創新平臺:設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先進不銹鋼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省不銹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使相關資源向科技創新聚集。
由此,太鋼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一體、兩翼、兩支撐”技術創新體系,即以不銹鋼研發技術創新體系為主體,以工程集成體系(IT、工業控制、工程設計)和控制與改進體系(工藝、質量、生產)為兩翼,以專家、行業、客戶和大學、科研院所為支撐的科技創新體系,搭建起了多方參與的技術創新平臺,形成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
培養人才 強化激勵
太鋼持續實施“培養50名優秀管理人才、100名優秀科技人才、500名優秀操作人才”的“515人才戰略”,通過多種方式培養、選拔和引進人才,形成了以工程院院士為核心的科研人才隊伍。
近日,太鋼與上海交通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簽約,成為了國內首個參與“中國全球運營領袖”雙碩士學位項目的國有企業。根據協議,太鋼將選送10名優秀青年參加為期兩年半的項目培訓,著力打造工程管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具有卓越領導才干的制造與運營精英。這標志著太鋼在高端人才、領軍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上實現重大突破。太鋼倡導“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理念,營造創新環境,培養創新意識。
太鋼每年都在預算中安排3000萬元用于科技成果獎,對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予以重獎,激發了強大的創新活力。目前,太鋼實施SBU、課題首席負責人公開競聘、命題承包、按效付酬等一系列措施,堅持按貢獻參與分配,推動了科技成果價值化;開展職工合理化建議、金點子、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比武、先進操作法命名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推進全員創新。
加大投入 夯實基礎
2001年以來,太鋼研發費用占銷售額的比例保持在5%左右。運用這部分資金,太鋼投入2億元,建設了從冶煉、熱軋到冷軋的功能齊全、設施完善、技術先進的中間試驗場;投資1.2億元,引進42臺(套)具有國際水平的高端科研儀器,為研發提供了先進的手段。
如今,太鋼先后建成了國家級理化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中試基地、16個科研實驗室、14個產學研聯合實驗室。目前,太鋼已經形成了4個政府創新平臺,即山西省不銹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鐵道車輛用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進不銹鋼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先進不銹鋼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太鋼設立了科技發展專項研究經費,用于支持超前、共性、可持續發展技術的開發,先后啟動50多項重點科研開發項目,使太鋼的科技實力在歷練中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