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看太鋼
首頁 媒體看太鋼
山西日報:674次爐齡紀錄的背后——太鋼職工創新工作室解剖
來源: 山西日報 作者: 張毅 時間: 2013-07-16
截至6月底,太鋼頂底復合吹煉轉爐已創下674次的爐齡紀錄,在國內同行業中趨于領先水平。
這是太鋼集團公司煉鋼二廠“郭曉兵創新工作室”以“技能登高、素質提升”為目標,提出了16個重點攻關項目,對不銹鋼轉爐核心指標開展攻關的成果。
技術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從2011年起,太鋼工會牽頭,先后掛牌創建了連瑞鋼、牛國棟、楊斌等職工創新工作室。其中,有全國機冶建材系統職工創新工作室1個,省級職工創新工作室7個,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室10個。目前,共吸納成員120余人,已經完成創新課題190余項。
太鋼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通過開展創新思維訓練、現場技術診斷、技術改進、導師帶徒、推廣先進技術、完成創新項目等活動,帶動了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創新活動,培養了一批技能型、創新型人才,推動了企業跨越發展。
一個充分發揮高技能職工先進性和聰明才智的平臺,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助推器
職工創新工作室是以促進企業科技進步和提高職工整體素質為目的而搭建的充分發揮高技能職工先進性和聰明才智的新平臺。
太鋼職工創新工作室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實際,解決多項技術問題。一是為職工搭建一個自我成才的平臺,讓技術人才在相互交流學習中快速成長,實現自我價值,為企業創造財富。二是圍繞日常生產實際,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注意提煉總結,形成一大批專利。三是通過探討、交流,讓創新工作室成為技能人才崗位練兵的平臺,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平臺,企業創新發展的助推器。
一個人才成長的“實踐共同體”,成為技能型與創新型人才的搖籃
在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的過程中,太鋼各基層單位積極響應公司工會的號召,在人力、物力、活動場所等方面大力支持和配合,體現了“三高一快”的特點:認識高、積極性高、熱情高,一批單位行動快。特別是不銹熱軋廠起步較早,率先投入了硬件設施,制定了相應的工作制度,在創建工作中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并實現了“硬件到位、制度到位、管理到位”的目標要求。
太鋼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以來,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以“工作室”為平臺,形成人才成長“實踐共同體”,為項目的成功研發提供了各方面的技術支持;“工作室”圍繞技術革新、技術改造、降低成本、節能降耗等主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攻關、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等活動;以勞模、技師為導師,培養創新型、專家型人才;以“參與”和“經驗”為特征,探索“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太鋼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成立不僅帶動了廣大職工參與創新活動的熱情,而且培養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技能型與創新型人才。
一支以勞模、技術領軍人為龍頭的創新團隊,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以來,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團結協作、集思廣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工作理念,成為推動太鋼職工創新創效活動的新載體,在提高職工自主創新水平、提升企業創新創效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太鋼形成了一支以勞模、技術領軍人為龍頭,技術骨干、一線技術職工參與共同攻關的職工創新團隊。今年,太鋼工會還將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5個以上,進一步擴大職工參與率、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