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冶金報:打好質量榮譽之戰——太鋼不銹鋼推進六西格瑪管理紀實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鋼不銹)一直以來將產品質量視為企業立足的根本,狠抓質量管控,提質提效。近年來,太鋼不銹建立了具有太鋼特色的質量文化,確立了“以六西格瑪為核心的全員全過程精細化管理模式”,將六西格瑪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質量管理全過程,質量管理工作不斷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強大支撐。近日,太鋼不銹入圍了首屆中國質量獎,成為全國56家入圍企業中唯一的一家鋼鐵企業。
西格瑪質量管理不折不扣
2004年以來,為進一步全面提升產品質量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增強以質量為中心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太鋼不銹決定遵循“強制導入—全面拓展—深化提高”的路徑,持續推進六西格瑪管理創新與應用,開展全流程的質量策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全面提高了企業質量管理的領導力、執行力和核心競爭力,形成了“全員參與、過程導向、快速實效”的六西格瑪質量管理。
在全員參與方面,太鋼不銹主要通過針對不同崗位人員實施不同層次的六西格瑪培訓解決六西格瑪認知問題。如針對廠處級領導,主要開展六西格瑪倡導者培訓,側重六西格瑪理念和領導力的培訓;針對中層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主要開展六西格瑪黑帶培訓,側重六西格瑪DMAIC(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制5個階段)各階段方法、工具的培訓;針對一般管理人員和新入職大學生,主要開展六西格瑪綠帶培訓,方法、工具的培訓較黑帶略低一些;針對崗位班組長和一般操作人員,主要開展SPC(統計過程控制)知識的培訓和簡單的六西格瑪普及知識的培訓。截至2012年底,太鋼不銹共組織不同層次(綠帶及以上)的六西格瑪培訓8148人次,覆蓋全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班組長以上骨干操作人員。對基層操作人員主要進行了六西格瑪簡單知識的認知培訓。太鋼不銹累計有943人通過全國注冊黑帶考試,絕對數為全國之冠,同時太鋼不銹有24人通過中國質量協會注冊黑帶認證。在全員培訓的同時,太鋼不銹通過實施5個層次的六西格瑪項目,以項目化的方式解決來自市場、來自對手、來自現場的各類問題,改進工序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參與人員從高層縱向到基層。
在過程導向方面,太鋼不銹在實施六西格瑪的過程中,將六西格瑪理念有效融入到質量策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三部曲”中,使六西格瑪貫徹于質量管理的各項活動中。如在內控標準、工藝標準關鍵參數設置上量化、窄化,在生產過程推行崗位六西格瑪控制。在項目改進方面,整合公司原有的多種質量改進組織方式,形成多層次的六西格瑪項目改進方式。如為提升304不銹鋼產品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在生產全線建立294個工藝參數控制點,根據對產品質量特性值的影響情況分為一般、重要、關鍵3個類別,并分別采取崗位、工段、廠級進行3級監控。
在快速實效方面,主要體現在:改進程序不機械照搬,根據項目內容對DMAIC進行靈活處理;改進工具不求大求全,以簡單適用、靈活運用為原則;改進效果求真求實,改進措施固化到工規體系文件。在改善不銹鋼、冷軋硅鋼等出廠產品質量,縮短重點產品交貨期,提高采購、物流、計量檢測的效率,降低成本等四個方面,績效指標改進幅度平均達到了40%以上。如熱連軋廠在2012年軋制鐵道部合同T4003不銹鋼時出現寬度不穩定的情況,該廠對上工序南區與北區料采用直方圖進行了對比分析。上工序南區料坯料寬度呈正態分布,且較為集中;而對比之下北區料明顯散布很大,因而對熱連軋寬度影響很大。發現該現象后,熱連軋廠及時向上工序進行了反饋,同時快速進行了改進。
在數據支撐方面,六西格瑪管理強調用數據說話,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對分析起著決定性作用。太鋼不銹建立了5級架構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了銷產一體、管控銜接、三流同步,并逐步建成了開放、統一、集成的信息平臺,為六西格瑪的推進提供了較好的數據支撐。
質量管理顯成效
太鋼不銹按照卓越績效模式的要求,認真開展管理診斷和改進,整合現有管理體系和管理方法,逐步建立起以質量管理為中心、以經營績效為主要評價標準的系統化管理體系,使公司管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太鋼不銹還聚焦競爭對手與顧客需求進行持續的改進和創新,與國際一流企業開展質量、管理、能耗、成本等方面全面對標,開展戰略合作。同時他們以“客戶、對手”為關注焦點,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比對手、比自己”的對標方法,圍繞“找準差距、分析原因、明確目標、制定措施、狠抓落實”的工作思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實施對標。將對標結果和顧客需求作為企業日常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的驅動力,持續開展全流程的改進和創新。
目前,六西格瑪的思路、方法和技術已經融入太鋼不銹生產經營建設的全過程,成為企業質量改進體系的核心。通過持續、深化推進六西格瑪在現場的應用實踐,太鋼提升了員工用數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自2005年以來,太鋼不銹共開展了1210個六西格瑪項目,累計取得了10億元的經濟效益。
在今年的“質量月”活動中,太鋼不銹確立了“夯實質量基礎、創造質量價值”的“質量月”活動主題,明確提出,要以當前質量問題查擺為切入點,優化質量管理流程、細化工藝規程,嚴格工藝執行,規范產品檢驗,實現質量提升。太鋼全體職工立即響應起來,立志打好質量提升的這場攻堅之戰、尊嚴之戰、信譽之戰。
正因為有著優秀的質量管理制度和相應的措施,太鋼不銹保持了較強的競爭力和較高的利潤水平。2012年,太鋼不銹鋼產量311萬噸,連續4年雄踞全球之首,不銹鋼材出口量一直保持全國第一;2012年主營業務收入1027億元,在全國冶金行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位。太鋼突出強化六西格瑪管理模式,2005年獲得山西省首屆政府質量獎,2006年獲得中質協全國質量獎,近日又入圍了首屆中國質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