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衛視:太鋼淘汰落后產能 推動綠色升級
主持人導語:一方面集結世界最先進的全流程工藝技術和綠色化的主體裝備,另一方面推進全流程全系統淘汰落后和循環利用。日前太鋼集團淘汰臨鋼200萬噸煉鋼產能,還城市碧水藍天。
太鋼集團臨鋼公司始建于1958年,曾經為全國56家地方鋼鐵骨干企業之一。為實現企業調整轉型與臨汾城市發展的雙贏,從2013年12月16日開始至2013年年底,包括臨鋼三座煉鋼轉爐在內的所有煉鋼工藝裝備退出歷史舞臺。據測算,臨鋼煉鋼產能全部淘汰后,廠區煙粉塵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將在現有基礎上分別再下降40%和20%以上。推動產業升級、還城市碧水藍天的同時,企業也面臨新生前的陣痛。張志強是太鋼臨鋼公司冶煉車間的一名煉鋼工,他已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1年。
張志強:我到現在一直在煉鋼爐前上班,每天干的工作就是搖爐、煉鋼,現在已經習慣了。如今,張志強不得不面臨轉崗的選擇,盡管對未來的崗位有些擔憂,但他還是對拆掉煉鋼爐表示理解。
張志強:煉鋼爐拆掉了,雖然要重新選擇崗位,但生活環境會更好,這也算是我們對子孫后代負責。如同張志強一樣,臨鋼公司也同樣面臨著重新選擇、從頭再來的考驗。
沈永耀:今后將發展中厚板產品的深加工以及房地產和現代服務產業,形成多元化的產業格局,加速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的轉變。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太鋼累計淘汰落后煉焦能力135萬噸、燒結能力400萬噸、煉鐵能力60萬噸、煉鋼能力40萬噸。因為起步早、動手快,2013年太鋼萬元產值能耗、噸鋼綜合能耗、新水消耗、煙粉塵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化學需氧量排放等主要指標居行業領先水平。
張國志:今后,按照低碳發展的思路,太鋼不僅僅要處理自己產生的廢棄物,同時也要處理更多社會產生的廢棄物,使企業和社會形成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