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經濟日報:太鋼調結構促轉型見成效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長14.2%
記者在太鋼集團采訪得知,今年一季度,太鋼營業收入增長14.2%,實現利潤2.61億元,扭虧為盈。集團實現稅金增長61.13%,進出口總額增長51.17%。各項運營指標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面對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新形勢,太鋼集團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與價值導向相結合,搶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培育發展新的競爭優勢。
集團著眼“三去一降一補”,充分發揮市場對產品質量的倒逼作用和對產品開發的牽引作用,嚴格按照價值和效益原則組織生產經營。在質量系統引入市場化質量考評機制,完善配套激勵政策;深化服務型營銷體制改革,下功夫挖掘潛在需求,創造新需求,引領消費升級,高新產品開發力度進一步提速,重點產品市場占有率和整體盈利水平持續提高。
市場開拓方面,太鋼強化反傾銷預警機制建設,加強產品出口形勢的分析研判,創新營銷模式,調整產品結構,拓展鋼材延伸加工;強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開發,收到實效。一季度,在全行業鋼材出口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太鋼不銹鋼出口同比增長65.3%。
太鋼對標行業先進,一方面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千方百計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上市公司、財務公司、投資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險代理公司的平臺功能,優化資金結構,拓寬融資渠道,推進產融結合,做強做大產業鏈金融;開展綠色債券、永續債券、可轉換債券等的分析研究,啟動注冊相關工作;充分利用國家債轉股等政策,優化資產結構,2016年以來,太鋼資產負債率降低5個百分點。
在做強做精鋼鐵主業的同時,太鋼把新材料作為新的增長極,搶抓國家和我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良機,千噸級高端碳纖維產業基地二期工程項目建設已經啟動,年底將建成投運;納米晶超薄帶項目進入特種設備驗收、設備調試和功能考核階段;鎳基耐熱合金高技術產業化工程正在加緊推進,四季度將建成投產。(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