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日報:太鋼今年投入4億多元治氣降噪抑塵
在逐步提高氣態、固態、液態廢棄物回收利用水平的同時,太鋼向國際一流鋼企看齊,污染物管控由對有組織排放(污染物經過固定管線,容易被治理設施吸收)管控,擴大到對無組織排放(污染物排放沒有固定線路,更多呈現為面源式污染)的管控。5月10日,從太鋼獲悉,今年太鋼投入4億多元共實施6個項目來治氣、降噪、抑塵,其中5個項目是針對無組織排放的環境治理。
“太鋼周邊近些年來涌現出不少樓盤,居民樓離太鋼廠區越來越近。”太鋼環保部部長助理馬良介紹說。太鋼的無組織污染排放,因為周邊居民的舉報而受到社會的關注。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入駐山西后,交辦我市的第一件群眾反映問題,便與太鋼有關。恒大名都居民反映,大同路以東太鋼加工廠噪聲、氣味擾民;太鋼渣場粉塵污染;舉報人對太鋼環評有質疑。接到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問題清單后,我市環保部門立即開展現場監測,對太鋼廠區內噪聲、粉塵進行布點監測,監測數據未超標。同時,執法人員對太鋼燒結機、電廠、煉鐵等主要生產工序開展現場檢查,確認其環保設施運行正常。我市查明,從2010年以來,太鋼先后實施的27個項目,其環評均按照環評審批權限由各級環保部門予以審批和驗收。從市環保部門了解到,太鋼目前存在的環境問題是:低頻噪音污染問題突出;偶發性噪聲污染問題仍然較多;太鋼物流運輸量大,渣場、原料場物料儲存量大,周邊無組織排放粉塵污染,并伴有氣味,對居民生活環境產生影響。
據了解,恒大名都屬于太鋼周邊近年來竣工的樓盤之一,緊鄰太鋼南廠區。雖然噪聲未超標,但為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噪音影響,太鋼將投資1500萬元,對煉鋼一廠不銹鋼線廢鋼料場實施隔音封閉項目;對不銹煉鋼南路這條廠區的大物流通道予以封閉,消除了與火車的平交問題,火車機車禁鳴范圍由距恒大名都小區500米擴大至2000米;對廠區夜間物料運輸車輛加強引導,關閉車輛倒車語音提示功能,廠區內運貨車輛限速由40公里/小時降至30公里/小時以下,減少剎車帶來的噪音;實施物流中心南廠區鋼軌更換項目,對靠近恒大名都小區的42根12.5米鋼軌更換成25米鋼軌,以減少火車機車通過鋼軌接頭時的異響噪聲。此外,太鋼還將實施能源動力總廠一項降壓變壓器隔聲降噪項目,以控制變壓器噪音排放。以上三大降噪項目,預計都將在年內完成。
藍天下,太鋼大跨度弧形網殼結構格外扎眼——最大跨度124.5米、拱高46.8米、長度407米。“我們的露天原料廠,四周設有不銹鋼擋風抑塵網,高度為18米。”原料場環保改造封閉項目常務副經理薛樹紅介紹,“全封閉項目采用大跨度弧形網殼結構加不銹鋼板封閉的形式,封閉面積6.2萬多平方米。我們采用的是太鋼自己生產的抗腐蝕性強的不銹鋼板。”項目總投資1.1億元,預計6月底完工。相比不銹鋼擋風抑塵網,封閉后,原料場可減少75%的粉塵排放。為減少揚塵污染,太鋼還將投資1.4億元,實施渣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項目內容包括:對碳鋼渣一線北和三線南原露天堆場區域實施封閉;對不銹鋼渣熱燜工藝進行優化調整,將原一個熱燜池一次燜5罐渣調整為一次燜3罐渣,徹底解決原燜5罐渣時處于最下層2罐渣因燜不透所造成的出渣帶塵問題,實現源頭消塵;對不銹鋼渣熱燜車間及熱燜池增加動力波除塵機組,實現對逸散含塵蒸汽的捕集凈化處理。項目計劃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完成后可減少80%的粉塵排放。
此外,太鋼將投資1.5億元,實施焦爐大煙囪煙氣脫硫脫硝項目,對滿足國家現行標準要求的3座焦爐大煙囪煙氣實施脫硫脫硝再凈化處理,增建脫硫、脫硝裝置,將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降至國家特別排放限值以內,預計每年減少顆粒物排放35噸、二氧化硫70噸、氮氧化物350噸。(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