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看太鋼
首頁 媒體看太鋼
中國冶金報:李曉波:在創新上再加把勁兒
來源: 中國冶金報 作者: 朱亞明 蘇勇 時間: 2017-08-02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去產能攻堅之年,是徹底取締“地條鋼”的歷史性的一年,也是鋼鐵行業迎來轉型升級、結構優化、提質增效大好機遇的關鍵一年。鋼鐵企業如何抓住機遇,實現創新發展、轉型升級?7月27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五屆六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召開期間,《中國冶金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太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波。
以創新驅動探出發展新路子
今年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太鋼所屬子公司———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時,勉勵太鋼干部職工發揚工匠精神,為“中國制造”做出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特別是對太鋼的殷切期望和勉勵,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落實講話精神的熱潮,推動公司加快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我們要自覺把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切實用講話精神統一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工作,用一流的業績回應總書記對我們的期望和囑托。”李曉波說。
李曉波強調,太鋼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與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結合起來,積極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勢,搶抓“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和高端裝備走出去等深入推進的機遇,在創新上再加把勁兒,弘揚工匠精神,聚精會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用心把太鋼打造成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特色精品基地。
李曉波指出,未來,太鋼將把優質資源配置到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新業務單元,以高端碳纖維為龍頭,大力發展新材料、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現代金融、醫療健康等新興多元產業,快速形成主業特強、多元協同的產業新格局。全體太鋼人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新征程、探出新路子、創造新業績,眾志成城把太鋼的事情辦好,以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用過硬的品牌撬動國際市場
李曉波強調,鋼鐵是立業之本,太鋼要搶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依托科技創新優勢,加快實施產品結構調整,提升不銹鋼先進產能占比,瞄準個性化、高端化需求結構,大力研發獨有的、領先的、能替代進口的特色高端產品,鞏固全球不銹鋼市場領軍地位。
“要持續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有效對接用戶需求,深入開展現場質量改善活動,創建‘精品工序’,培育‘精品產線’,用持續滿足用戶需求、為用戶創造價值的產品與服務搶占競爭制高點。”李曉波說。
李曉波表示,太鋼將深化服務型營銷,發揮營銷對產品質量的倒逼作用和對產品開發的牽引作用,敏銳發現市場,下功夫挖掘用戶潛在需求,創造新需求,引領消費升級;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加強對中東、南美、俄羅斯等非貿易摩擦區域和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開發,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優質鋼材,助力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太鋼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以改革激發發展動力和活力
改革是動力之源、活力之源。當前,山西省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的發令槍已經打響。李曉波表示,太鋼將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山西省關于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大膽先行先試,直面矛盾難點,敢啃最硬的“骨頭”,靠改革有效傳遞市場壓力、增強干部動力、激發全員活力。
李曉波強調,太鋼既要強化內部的市場化改革,又要推進制度創新、發展模式創新。一是深化經營機制市場化改革,變革經濟責任制考核方式,用倒逼機制推動公司“瘦身健體”、固本培元、提質增效;深化營銷體制變革,推行“雙經理制”,提高技術營銷和服務營銷能力,創新商業模式,搶占高端市場;以全面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核心,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全面落實干部三年任期目標責任制,深化職工“雙退出”制度,加快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用人機制。二是建立負面清單管控體系,加強集團公司總部功能建設,進一步精簡機構、優化流程、實施扁平化管理,對各分(子)公司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下放生產經營管理權,使各分(子)公司真正成為責、權、利相統一的經營主體。三是要把握政策機遇,分類施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穩妥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減輕企業負擔,提高公司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