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看太鋼
首頁 媒體看太鋼
太原日報:創新讓太鋼與中國鐵路共成長
來源: 太原日報 作者: 丁潔 黃傳寶 時間: 2017-09-14
全國勞動模范、太鋼車軸鋼首席研究員王玉玲手里拿著一塊亮晶晶的鋼塊,從實驗室里走出來,微笑著說:“又有一批合格的車輪鋼將走出太鋼,運往生產廠家,無論車軸鋼還是車輪鋼,通過每批次的嚴格檢驗,質量非常穩定。”到今年8月份,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太鋼鐵路用鋼開發生產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其中,鐵路貨車用鋼同比增長2倍多,輪軸鋼同比增長近60%。
太鋼是我國鐵路用鋼重要的生產基地。這些年來,依托先進不銹鋼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西省鐵路用鋼工程研究中心平臺,太鋼堅持創新驅動,始終在相關產品研發上保持領先,自主研發并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形成了節能高效長壽型鐵路用鋼戰略產品集群。
在太鋼技術中心展覽大廳,一排排不銹鋼貨車模型整齊有序。王玉玲介紹說:“早在2008年,太鋼在國內首創鐵路貨車車廂用T4003不銹鋼材料,用在了大秦鐵路貨車制造上,貨運列車由傳統的黑色幻化為一道靚麗的銀色,引起很好反響。與傳統鋼材制造的車廂相比,不銹鋼貨車重量更輕、載重更多、使用壽命更長、維護成本更低。”太鋼專用鋼材制造的3.6萬輛貨車用于重載運煤通道大秦鐵路,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1.2萬輛同類貨車出口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家。
除了在貨車專用鋼材方面太鋼有獨到之處,在客車方面,太鋼研發生產的客車用不銹鋼材料也應用廣泛。北京、深圳、西安、天津、沈陽、成都等城市輕軌、地鐵6000多輛車廂都是太鋼制造,并出口美國、土耳其、巴西、印度等國家。
近年來,我國高鐵發展迅猛。作為高鐵動車組核心部件的車輪車軸從材料到成品以前一直依靠進口。
太鋼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波說:“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必須創新先行。在全球化競爭中,唯有創新才是制勝的利器。沒有關鍵材料的創新,就沒有‘中國制造’的強大。”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給太鋼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