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看太鋼
首頁 媒體看太鋼
山西日報:【十九大代表風采錄】牛國棟:三晉工匠的華麗蝶變
來源: 山西日報 作者: 鄧偉強 時間: 2017-10-07
2013年提出的“控制悠卷斷帶五步法”的個人操作法創效347萬元;2014年負責的“優化12#軋機軋制工藝,提高BA板命中率項目”創效1200萬元;2016年總結的“焊縫連續通過五機架連軋機一減二抬三調整”操作法創效1026萬元……
這是牛國棟的部分成績單,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后卻飽含其大量心血。9月30日,記者坐在牛國棟的對面,一直在思考:他是如何從一名普通工人華麗蝶變為“工匠能手”的?
1997年,年僅22歲的牛國棟被分配到太鋼不銹鋼冷軋廠,從一名軋鋼工段軋機開卷工起步,軋機主操、帶班班長、大班長,一個個崗位,一步步走來,在太鋼工作的20年里,他愛崗敬業,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山西省特級勞模”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并當選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一路走來,牛國棟從普通軋鋼工人到軋鋼技師,后來又成為軋鋼高級技師,成為技術大拿,現在又成長為勞模、黨代表,學習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他是一名中職畢業生,其實在生產中,當年學到的知識遠遠不夠。牛國棟的秘訣就是缺什么就補什么,需要什么就學什么,帶著問題去學,和工友們一起學。他告訴記者:“拿我們冷軋廠來講,到目前為止,冷軋鋼機技術升級就已經是第四代了。如果你不學習或者學習得太慢,工作肯定感到力不從心。怎么辦?就是堅持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來了什么新技術,你就要學習,使自己能夠很快跟上新的技術。只有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只有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干出成績。”
創新是牛國棟快速成長的又一“法寶”。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現代化的產業工人要懂技術會創新。2011年成立的“牛國棟創新工作室”就是其創新成果,工作室先后被評為國家、省、市勞模創新工作室,截至2016年12月,該工作室累計創效8586.9萬元,取得國家10項專利授權。牛國棟認真履行導師義務,幫助職工提升操作技能。在他的帶動下,太鋼冷軋廠累計結成師徒75對,培養高級軋鋼工86名、班組長25名、技師10名、高級技師5名,完成創新項目攻關40余項。
“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這已成為牛國棟學習型班組建設工作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