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看太鋼
首頁 媒體看太鋼
中國冶金報:爭當創新發展的主力軍——訪黨的十九大代表、太鋼不銹軋鋼廠職工牛國棟
來源: 中國冶金報 作者: 何惠平 時間: 2017-10-24

中國冶金報實習記者 姚宇 攝
“作為一名普通的軋鋼工人,能在人民大會堂親耳聆聽習總書記的報告,我的心情十分激動,同時也被十九大報告的內容深深地振奮著。”10月20日,黨的十九大代表、太鋼不銹軋鋼廠職工牛國棟一見到《中國冶金報》記者,就繪聲繪色地描述起來,“每一位代表都激動不已。聽到精彩的地方,我們不是禮節性地鼓掌,而是發自內心地拼命鼓掌。散會后,很多代表的手掌都是紅的,但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而激動的笑容。”牛國棟一邊說一邊給記者模擬當時代表們鼓掌的動作。“這就是人心所向、民心所向、黨心所向??倳浀膱蟾媪⒁飧哌h、氣勢磅礴,全景式展現了新的宏偉藍圖,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牛國棟興奮地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作為連續2次當選黨代表的基層產業工人,我對這些變化感受很深。”牛國棟驕傲地說,“從我們企業來看,太鋼生產的高精尖特產品數量大幅增加,筆尖鋼、核電用鋼、高鐵輪軸用鋼、新能源汽車用硅鋼等一批新產品問世,打破了國外壟斷,替代了進口。5年來,太鋼在鋼鐵生產總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不銹鋼出口量翻了一番還多。此外,作為一個城市鋼廠,我們牢記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教誨,將綠色發展融入生產、工作和生活中,入選了國家第一批綠色工廠。在行業最為困難的時期,我們職工的收入不僅沒有下降,還不斷增加。我和我的工友們對黨和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對企業發展充滿信心。”
當《中國冶金報》記者問及他對十九大報告的體會時,牛國棟激動地說:“聽了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巨大變化,我有3點感受和體會。”
“一是要堅持不懈創新。太鋼的發展成長,有很多原因,但我感到,最重要的是始終遵循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創新的思維破解難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牛國棟說,“下一步,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學習和踐行習總書記關于創新發展的重要思想,堅持太鋼一直倡導的‘聞新則喜、聞新則動、以新制勝,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反對守成’的創新理念,讓崇尚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成為全員的一種自覺自愿;始終不渝、堅定不移地走新時代的創新之路,緊盯關鍵材料的創新,聚焦品種質量的提升,大力研發獨有的、領先的、替代進口的特色和高端產品,做別人做不了和做不好的產品,打造一批在世界上過得硬、叫得響的精品,讓太鋼成為中國制造的典范。”
“二是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在我看來,對工作和事業保持高度忠誠并追求極致,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體現了對職業的尊重、熱愛和堅守,也體現了對消費者、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打造精品基地,離不開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離不開一大批太鋼工匠。”牛國棟認真地說道。
“這些年,在我所在的生產線上,新的品種規格就增加了20多種,許多已經替代進口,靠的就是工匠精神。”牛國棟說,“下一步,無論鋼鐵行業形勢如何變化,我們都要始終堅持聚焦品種、品質、品牌,在‘做精’和‘精做’上下功夫。作為一名一線職工,同時也是黨代表,我要帶動我的工友們把人生理想融入崗位實踐,盡職盡責盡力,做工匠精神的傳承者、質量提升的促進者和品種優化的推動者,在自己的崗位上展現出工匠精神的力量,讓創新在我們企業蔚然成風。”
“三是必須提高產業工人自身素質。新時代的產業工人就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新業績。太鋼特別尊重和倡導基層一線職工的創新創造,連續30多年堅持開展全員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隆重表彰技術狀元和能工巧匠。”牛國棟介紹,“從2011年開始,太鋼著手建立職工創新工作室,還以我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創新工作室。截至目前,我的工作室已經完成創新成果47項,總結先進操作法17項,創造了7000多萬元效益,同時還培養了一批能工巧匠。目前,像這樣的創新工作室在太鋼有30個。”說到這兒,牛國棟很自豪。
最后,牛國棟激動地說:“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黨的代表大會,這是黨組織對我的無比關懷和信任,我深感責任重大?;氐焦ぷ鲘徫缓?,我會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傳遞到基層,帶動周圍的黨員和職工群眾,愛崗敬業,追求卓越,努力成為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的新時代藍領工人,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