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衛(wèi)視:【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山西鋼科碳:攻克“黑金” 趕超引領
主持人導語: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西時指出,新材料產業(yè)是戰(zhàn)略性基礎性產業(yè),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我們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全球最大不銹鋼生產基地太鋼集團,用一場拼盡全力的創(chuàng)新轉型,打破國外封鎖壟斷,攻克了工業(yè)界“黑色黃金”——碳纖維高端材料,從一張白紙做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
山西臺記者 李昀卓:這里是太鋼集團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的成品區(qū),您看現在我手中拿到這軸有點像黑色琴弦一樣的細絲,就是這里生產的T800級高端碳纖維,已經廣泛地運用在了我國航空航天等領域。而現在我手中拿到的這一束,里面就有12000根碳纖維,而每一根的這個粗細程度它只有一根頭發(fā)絲的二十分之一,但是它的強度卻是鋼鐵的8到10倍。
因為高端碳纖維性能優(yōu)異,被列為戰(zhàn)略材料。長期以來,核心技術被國外封鎖壟斷,國內需求難以滿足。5年前,太鋼集團從傳統(tǒng)鋼鐵領域向高端新材料碳纖維發(fā)起了一場創(chuàng)新突破的攻堅戰(zhàn)。他們攜手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同啟動了T800高端碳纖維產品的自主研制與生產。
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 楊晗:碳纖維這個行業(yè),技術壁壘限制得比較嚴苛,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從太鋼轉到做碳纖維,也就是從一個門外漢到做這個,所以我們專注于碳化產線上的設備問題、工藝攻關、產品質量這么三大塊兒。
雖然太鋼是零基礎進軍碳纖維行業(yè),但這個門外漢卻勵志要當帶頭人。山西鋼科碳專門成立了創(chuàng)新工作室,不懈攻關,自主實現了關鍵技術裝置100%國產化,獨創(chuàng)了工藝優(yōu)化訣竅,突破了斷頭率高、運行不穩(wěn)定的技術難關。
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納新:我國航天航空對碳纖維有個性化的需求,飛機飛到高寒地區(qū),它對吸熱性、耐久性、疲勞性就有特殊要求,所以我們針對用戶的特殊需求,建立了完全自主的指標體系。
調整上千個工藝參數,建立起完全自主的指標體系,使山西鋼科碳在同行中嶄露頭角。而兩年前從零基礎建立起來,碳纖維產品檢測中心現在與國家航天部門檢測水平也不相上下。
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 雷愛民:煉鋼廠的(檢測)成分是零點零零幾、百分之幾,可能是這樣的概念,來了這兒是ppm級(百萬)的,精細化操作要求更嚴格。但是作為轉型者來講,沒有別的出路,只有學。
質檢是生產研發(fā)的“火眼金睛”。雷愛民在兩年里,仔細翻閱了國內外近500份儀器設備的中英文說明書,帶領團隊整理出18萬字的操作手冊、300多項檢測方法。
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 雷愛民:航天(部門)曾經來我們公司進行過跟蹤、比對,他們派了好幾個人過來,在我們公司呆了一周,他們和我們同時做檢測,我們的水平和他們基本一樣。
憑著不斷創(chuàng)新、敢于攻堅的拼搏努力,山西鋼科碳2012年9月奠基,19個月就產出第一批合格產品T800級碳纖維,并在全國篩選中拔得頭籌,成為國家航天航空高性能碳纖維研制單位。2017年3月,山西鋼科碳成功開發(fā)出宇航級碳纖維,滿足國家迫切需求。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視察了山西鋼科碳T800級碳纖維生產線,充分肯定了他們取得的成績。
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常春報:鋼科碳公司作為太鋼轉型發(fā)展的先行先試者,我們不斷實踐,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立志產業(yè)報國,決心建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碳纖維產業(yè)基地,為山西的轉型發(fā)展做出我們的貢獻。
目前,山西鋼科碳二期工程已經建成投產,形成了千噸級的高端碳纖維生產線。高端碳纖維三期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籌建中。
【記者手記】太鋼這個全世界不銹鋼領軍企業(yè)向新材料產業(yè)轉型的身影,正是山西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fā)展示范區(qū)”的縮影。從“零起點”到“領跑者”,依靠的正是“鼓勵創(chuàng)新、寬容失敗、反對守成”的創(chuàng)新文化氛圍,以及全體參研人員不竭的創(chuàng)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chuàng)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我們相信,只要敢于大膽創(chuàng)新、用好科技創(chuàng)新和制度創(chuàng)新的“金鑰匙”,我們就一定能攻堅克難,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fā)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的殷殷囑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