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衛視:【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太鋼:毫微必較 追求卓越
主持人導語 作為全球不銹鋼行業的領軍企業,太鋼集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打造不可缺少、無可替代的高端精品,提供別人干不了、干不好的產品和服務,在毫厘之間下繡花功夫,把成為全球行業領軍者、創新領跑者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山西臺記者 白天晴:您現在看到的這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就是前不久在外交部藍廳驚艷全世界的那幅剪紙作品,它是用我手中的這張鋼實實在在剪出來的,比A4紙還薄,只有0.02毫米。這個是TJ800碳纖維,您看這其中的一小束還不到半厘米寬,含有12000根碳纖維,每一根碳纖維只有我們頭發細絲的1/5,強度是普通鋼鐵材料的10倍以上。接下來向您展示的我手所觸摸的這塊鋼板叫磁軛鋼,廣泛應用于水電工程領域,通俗的稱之為水電鋼。我手上拿的這個工具叫游標塞尺,我們把刻度調整到1毫米來進行測量,您看很難塞進去,這就說明這塊鋼板的平整度是小于1毫米的,以上我們看到的這些都是在鋼鐵上下繡花的功夫。
從手撕鋼到海工鋼再到碳纖維,在最薄最輕最硬最特殊的產品性能上展開競爭,這就是太鋼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高質量發展也讓太鋼的年利潤從3年前的12.9億元到前年的43億元,再到去年的53億元,創下了10年來最佳業績,名列全國鋼鐵行業前茅。
太鋼集團黨委書記 董事長 高祥明:省委在全省安排部署的“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更加堅定了太鋼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做出一些別人做不了的,挖掘用戶潛在的需求、未來的需求,才能引領市場。
和沿海鋼鐵企業比,地處內陸的太鋼每噸鋼光運輸成本就要高兩三百元,按照1000萬噸鋼的年產量計算,一年就會多出20多億元的運輸成本,吃掉全年利潤的一半。面對這樣的困境,只有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高附加值產品才是唯一的選擇。
職工:你可以試驗一下,我們的產品厚度精度的控制是在小數點后三位,就是在微米級上進行控制。
這幾天,生產手撕鋼的精密帶鋼車間里,又一款新型不銹鋼薄材問世,憑著又薄又平的特性,很快就簽下了大訂單。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把不銹鋼產品作為國際搶手貨,而這背后是反反復復的上千次試驗。
鼓勵創新,太鋼的制勝法寶有兩個,出臺容錯機制,試驗失敗的損失不計入考核,第二,員工薪酬跟產品的市場價值掛鉤,生產一噸手撕鋼的收入是普通鋼的45倍。
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 劉玉棟:低附加值產品、同質化的產品越來越少,特殊的東西,高端的產品越來越多。
高質量發展,立志做非鋼先進材料的技術領跑者,瞄準高精尖缺,太鋼正推進由鋼鐵制造向材料制造的升級。今年太鋼與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繼續緊密合作,正在籌劃年產1800噸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
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部部長 郝俊杰:隨著新一代裝備的發展,它對減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說是減重領域的最佳選擇,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目前,太鋼集團的高端產品創效率達到80%,特殊鋼產品中18種成為國內首創,26種市場占有率第一,40多種替代了進口,不銹鋼出口量全球第一,企業自有的800多項不銹鋼核心專利技術,有100多項世界領先。
太鋼技術中心板材室主任 付培茂:短短5年時間,我們的產品已經進入了美國通用電氣、德國福伊特公司,然后現在又開始做出口。
這批將從天津出口巴基斯坦門格拉水電項目的新產品,是太鋼集團把科研、生產、營銷、跨部門組團,專門為項目定制的水電鋼,憑借高磁性、平整度小于1毫米的強悍優勢,太鋼水電鋼有了走天下的通行證,走到了全球60多個大型水電項目,成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隱身冠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事業都基于創新;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干。實現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太鋼集團在區位和自然稟賦并不占優的情況下,“聚焦高質量發展”核心就是創新,關鍵就在實干,根源就在文化。“聞新則喜,聞新而動、以新制勝、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反對守成”的企業文化,太鋼正在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視頻鏈接:http://www.sxrtv.com/content/v/a/2019-4-11/15549810942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