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物流報:太鋼不銹:智能制造突圍產業升級
新冠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對鋼鐵行業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周期性影響,如何經受疫情考驗,是每個鋼鐵企業面臨的課題。作為全球不銹鋼行業領軍企業,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業內借鑒。
太鋼上半年圍繞應對疫情、維護和促進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穩定及發展做了大量細致工作,共分三個階段:
保安全階段 全面開展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春節假期前后突發的疫情新形勢,太鋼積極按照山西省委系列部署要求,圍繞職工和醫務人員零感染、確保職工生命健康安全和生產經營穩定順行目標,健全完善思想認識到位、防控機制到位、人員管控到位、后勤保障到位、日常管控到位、宣傳引導到位的工作機制,將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工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穩定工作。
一是嚴防死守,把住疫情輸入關。在全員排查的基礎上,嚴把人員入廠關、體溫檢測關、防疫用品配置關,決不允許任何一個不放心的人員進廠,決不允許任何一處防疫措施不到位的崗位復工。
二是拓寬渠道,確保防疫物資保供。對疫情防護用品實施集中管控,充分利用國內外渠道,千方百計采購防疫物資,確保防疫物資滿足需求。
三是科學管控,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強化職工食堂、澡堂、更衣室、通勤車等公共場所消毒,推行分餐制、錯鋒就餐等硬措施。優化作業流程和人員組織,加大網絡辦公,實施白班人員彈性工作制,壓縮現場白班人員,有效防控風險。
四是責任到人,實行不漏一人的網格化管理。嚴格落實各層級一把手第一責任和領導干部“一崗雙責”,確保所有區域、所有作業過程都有明確的責任人,特別是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促使黨員領導干部堅守一線,靠前指揮,把問題解決在當下。五是強化組織,確保生產經營與項目建設正常運行。結合春節假期,對穩產保供工作進行統籌安排,主要原燃材料均按照庫存上限儲備,進出廠物流基本滿足需求。
六是主動請戰,“太鋼白衣戰隊”馳援湖北戰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危急時刻,“太鋼白衣戰隊”24名醫療隊員先后分6批主動請戰,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在疫情大戰大考中充分發揮了大國重器頂梁柱作用。
穩經營階段 集中精力推動復工復產
隨著春節假期延期復工后,國內鋼鐵產業鏈上下游行業出現復工復產節奏不一致、需求與供應不同步等問題,鋼鐵行業面臨著嚴峻考驗,需要供應鏈各相關方共同努力實現供需協同,推動鋼鐵供應鏈協同發展。
太鋼針對供應鏈上游原料端及下游客戶需求端不同程度復工復產問題,結合自身情況盡最大努力千方百計幫助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克服重重困難,在幫助供應鏈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難題的同時,有力保證了企業自身的生產運營,有效維系了客戶市場,確保疫情防控力度不減,生產經營秩序不亂。
一是加大精準復工力度,確保項目推進、生產組織兩不誤。針對項目協作單位部分人員返崗受限影響項目進度問題,積極對接市、區政府包聯幫扶政策,多方協調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推動未復工項目盡快復工。同時,進一步做好項目復工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包括對外來施工人員實施信息比對排查、每日體溫檢測、免費為復工人員進行肺部CT檢查、實施錯峰就餐、送飯到工地等措施,保障施工現場防疫受控、工程項目安全復工。
二是優化物流運輸,確保穩定運行。一方面加大與政府的溝通協調力度,積極協調政府部門,加快汽車運輸通行,確保生產用輔料備件及時到貨供應和產品及時發運,最大程度減小運輸環節造成的影響。同時,強化內部挖潛,最大程度發揮自身物流的作用,實施多種運輸方式聯動機制,提升物流運輸保障能力。充分利用與鐵路局合署辦公優勢,拓展火車運輸品種,擴大鐵路運輸占比至80%以上,日均發車達440車,同時精細組織調度,提高裝卸車效率,確?;疖囘M出廠物流通暢。加大原材料采購力度,及時掌握上游供應商特別是大宗原燃料、應急備品備件供應商的生產計劃及變化情況,逐戶落實現有資源,加快已簽合同的發貨督促。另考慮到協作單位、承辦方疫情期間資金周轉問題,針對性調整了合同執行期限及付款周期,最大限度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三是加強產供銷運組織,確保生產經營穩定順暢運行。針對下游客戶延期復工給產品銷售帶來的影響,加強市場研判,自覺防控風險,調整營銷策略。根據市場變化,動態調整品種結構,確保高效益產線開足開滿;加大市場開發力度,拓展外貿銷售渠道,降低國內市場下跌風險;加強市場研判和合同銜接,繼續盯緊戰略用戶需求,全力組織訂單;做好市場開拓和銷售渠道的管控,加快已簽合同產品發運,實現及時銷售,最大限度降低庫存。針對市場合同組織難度較大的情況,營銷人員主動跑市場,拓寬銷售渠道,通過穩定高端用戶和重點用戶、幫助客戶解決物流倉儲難題、擴大長周期訂單和直供終端訂單比例,及時跟進工程項目訂單,爭取更多市場訂單,保證了穩定訂貨需求。
四是發揮供應鏈金融作用,助力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嚴峻形勢下,維護核心客戶和供應鏈上下游客戶的唇齒關系是太鋼工作求新求變的重點。針對煤炭供應客戶存貨大、資金緊張的現狀,鑒于雙方良好的合作關系,太鋼創新推出存貨+訂單融資+票據融資的組合產品,以客戶為中心、分產品定價,總體為客戶降低融資成本65個基點,為企業迅速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持。疫情之下,正處春節,負責太鋼脫硫、脫硝等設備拆除及安裝的民營企業因資金周轉問題導致農民工工資發放出現困難,太鋼針對性召開會議專題進行研究,在春節前向該公司投放400萬元,極大地緩解了該企業的經營壓力,也解決了農民工工資問題,受到客戶的好評。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太鋼已累計服務供應鏈客戶202戶、服務金額11億元。
謀發展階段 擁抱變革,推動智能轉型
疫情期間,我國大多數的制造企業仍然是依靠巨大的人力進行運作,因復工人數的不足導致工作無法推進。此時,智能制造顯得尤為重要。
鋼鐵企業正面臨踐行智能制造國家戰略、實現彎道超車的戰略窗口期,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是應對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轉型升級,重塑競爭優勢,實現制造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太鋼從2018年申報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以來,就開始著手推進供應鏈物流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和智能制造項目,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后,便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力爭早日通過工業互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大前沿技術攻關力度,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前沿技術不斷與鋼鐵供應鏈鏈融合、迭代,促進鋼鐵供應鏈提質升級。
據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從太鋼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太鋼智能制造和供應鏈物流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有序推進,建立了機器人實驗室、5G+工業應用聯合實驗室等。其中,太鋼焦化廠、煉鋼一廠、冷軋硅鋼廠等不同需求的機器人及無人行車項目正加緊推進,其中煉鋼一廠噴號機器人已完成現場實施。
為進一步提升太鋼供應鏈管控水平,太鋼于2019年6月對太鋼供應鏈物流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實施招標,原計劃從2019年二季度開始至2020年底歷時18個月完成太鋼物流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經過一年左右時間推進,預計系統于8月底整體上線試運行。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趨于穩定,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談及未來發展,太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祥明表示,太鋼將繼續發揮優勢,以“超平、超硬、超薄”的特色不銹鋼精密箔材為突破口,以智能制造、智慧制造為動能,瞄準“高、精、尖、缺”不銹鋼新材料持續發力,引領消費升級,推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