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wǎng):中國手撕鋼研發(fā)團隊領軍人物王天翔:毫厘之間顯匠心
央視網(wǎng)消息: 世界上最薄的不銹鋼、飛速運算的超級計算機、遨游太空的宇宙飛船、四通八達的道路大橋、覆蓋全域的通信網(wǎng)絡,這些服務于我們生活和生產(chǎn)的國之重器,離不開工程師們的創(chuàng)造與雕琢。系列報道《卓越工程師》帶您去認識這樣一群人,他們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卓爾不群的智慧、堅忍不拔的意志,勇攀高峰、永創(chuàng)一流,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工程奇跡,扛起“中國智造”的大旗。
近日,中國寶武太鋼集團的“手撕鋼”研發(fā)又有新突破,繼厚度從0.02毫米跨越到0.015毫米這個極限值后,又繼續(xù)在性能方面鉆研探索,即將要給飛機制造出新的“外衣”。帶領這個團隊一起發(fā)展的是一個有著鋼鐵般性格、在毫厘之間追求極致的卓越工程師——王天翔。
這種超薄不銹鋼是一件特殊“外套”的核心材料,它可以制成一種即時發(fā)熱的新型復合材料,為飛機機翼快速除冰。這件“外套”成功穿上,不僅能大大降低飛機的能耗,更能大幅降低升空掛冰給飛行帶來的巨大安全隱患,這種不銹鋼就是用特殊工藝軋制出的“手撕鋼”。
中國寶武太鋼集團精密帶鋼公司高級工程師 王天翔:它是世界上最薄的不銹鋼,可以廣泛應用于我國高端制造業(yè)領域和軍工航天領域。我們享有定價權。
目前,王天翔團隊研制出的“手撕鋼”極限厚度僅為0.015毫米。除了厚度外,“手撕鋼”的平整度和光滑性也是重要評價標準,飛機上用的手撕鋼不僅薄,更展現(xiàn)出了強度高、硬度大、電阻值高等很多優(yōu)異的附加性能。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噸常規(guī)薄板鋼材的價格是2萬元/噸,太鋼精帶生產(chǎn)出來的0.015毫米厚度不銹鋼的價格高達200萬元/噸,即使價格不菲依然供不應求。
中國寶武太鋼集團精密帶鋼公司高級工程師 王天翔:我國“手撕鋼”材料處于國際領先,(今年)市場訂貨量是去年的1.6倍,國際訂單量明顯增加。
“手撕鋼”熱銷的背后是十幾年來王天翔團隊鍥而不舍的堅持。2012年之前,太鋼只能軋出0.1—0.5毫米厚度的鋼板,廠里請來外國專家會診,卻被斷言他們永遠也不可能生產(chǎn)出超薄寬幅精密帶鋼。正是這句話深深刺激了王天翔。之后幾年他組建了我們自己的科研團隊,憑著執(zhí)著堅韌的信念,經(jīng)過一千多天時間日夜奮戰(zhàn),攻克了175個設備難題、452個工藝難題,經(jīng)歷了711次試驗,硬是將600毫米不銹鋼精密箔材的厚度降到了極限的0.015毫米,由此打破了其他國家設置的層層技術壁壘。如今,中國寶武太鋼集團是全球唯一可批量生產(chǎn)寬幅超薄不銹鋼精密帶鋼的企業(yè)。
中國寶武太鋼集團精密帶鋼公司高級工程師 王天翔:外國人能做好的事情,中國人肯定能做好;外國人做不到的事情,中國人一定會做好。
永不止步是刻在王天翔骨子里的鋼鐵信念。直到現(xiàn)在他依然保持著一個習慣,無論多忙,每天都要去軋機控制室里看看軋機當天的運行狀況,收集整理運行數(shù)據(jù)。每當遇到生產(chǎn)新產(chǎn)品、國家所需關鍵材料時,他更是會全程在操作室給操作人員指點并親自檢測質量問題,直到新材料成功攻關。
中國寶武太鋼集團精密帶鋼公司高級工程師 王天翔:超薄材料領域 “卡脖子”環(huán)節(jié)制約了我們高端領域的發(fā)展,國有企業(yè)擔負了國家“大國重器”的責任、使命,要求我們必須朝這個方向發(fā)展,不斷滿足國家高端領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