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日報:山西鋼科:爭做世界碳纖維產業引領者
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世界矚目。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冰雪裝備、核心技術,同樣驚艷無比。其中,中國雪車就有太鋼的身影。由太鋼生產的TG800碳纖維制作的雪車和雪車頭盔,將助力運動健兒取得更好成績。
1月30日,冬日暖陽下的生產廠區靜謐無聲,卻在悄然間締造著令人驚嘆的業界奇跡。在陽曲縣轉型發展產業園區,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依靠自主研發、不斷創新,生產的碳纖維產品國內領先、國際一流。
碳纖維,在工業界享有“黑色黃金”盛譽,是一種在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均具有重要用途的新型纖維材料。2017年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座碳纖維產業基地,考察高端碳纖維研發、生產、應用情況。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我們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令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全體職工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加速在新材料產業的創新發展道路上激情奔跑。
在會議室再次見到雷愛民時,她剛剛從太鋼集團高端碳纖維三期項目現場回到辦公室。去年年底,三期項目竣工投產,目前正在進行工藝調試。作為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首席工程師,雷愛民深感肩頭責任重大。“從生產工藝到檢測頻次,我們要進一步優化完善,為下一步的滿負荷生產做好準備。”雷愛民說,隨著生產線的不斷增加,需要檢測的樣品數量比一開始增加了近7倍,更容不得絲毫馬虎,必須精益求精,細致再細致。
2021年,是太鋼集團加入中國寶武的第一個完整年,也是鋼科公司實施“十四五”規劃和推進新一輪大發展的開局之年。一年來,面對科研攻關、生產保供、工程建設同步推進的繁重任務,鋼科干部職工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營業收入較上年翻了一番,首次突破兩億元;高質量完成了高端碳纖維生產保供任務,多項使命類、“卡脖子”技術和產品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榮獲“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獎”;三期項目年產1800噸高端碳纖維工程順利投運,進入調試階段,先進FH材料項目緊鑼密鼓推進;一大批新成員加入鋼科大家庭,隊伍更加壯大,鋼科公司邁向新征程的步伐更加堅定。
在過去的9年,鋼科公司實現了技術、品種從無到有、從有向全的發展過程;2021年,年產1800噸高端碳纖維項目投產,今年四期項目也要完工投產。今后太鋼將繼續投資建設兩條2000噸的生產線和一條試驗線,“十四五”末將實現年產6000噸高端碳纖維,遠期達到萬噸產能。
“回想起見到習近平總書記時的情形,我依然記憶猶新,心潮澎湃。”2017年還是首席工程師的楊晗,如今已成長為生產工藝部部長,在生產現場正忙碌著調試設備。“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在高端碳纖維產業化制備技術開發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初步實現了高端碳纖維產品品種規格多元化、系列化,滿足了我國航空航天等領域日益增長的需求。”楊晗擦拭著額頭的汗水說道。
技術創新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2021年,鋼科公司聚焦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先后完成了TG700H、TG46MJ碳纖維開發;干噴濕法工藝取得突破,將成為公司新的科技增長點。鋼科公司聚焦重大項目承攬,申報并獲批工信部“低風阻高可靠碳纖維雪車”項目、太原市“揭榜掛帥”項目,獲得財政資金支持;“高端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落地鋼科,公司科研平臺實力進一步加強。鋼科公司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資質認定,獲得“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獎”;《國產T1000級碳纖維工程化制備項目》獲中國質量創新與質量改進成果發表交流活動最高獎項“示范級”成果。
從“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到“再接再厲、勇攀高峰”,習近平總書記對太鋼高質量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不斷鼓舞和鞭策鋼科公司干部職工乘勢而上、久久為功,向著世界碳纖維產業引領者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