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牢記囑托再出發 接續奮斗譜新篇 太鋼奏響高質量發展強音
2017年6月22日,2020年5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分別來到寶武太鋼集團鋼科碳材料公司和不銹鋼精密帶鋼公司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激勵著太鋼人不斷開拓進取、奮楫爭先,在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攀高創新 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
風正帆懸,潮頭勇立。當前,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進入難得的機遇期。中國寶武太鋼集團鋼科碳材料公司(以下簡稱鋼科公司)前瞻趨勢,搶抓市場機遇,以新材料尖端技術創新為己任,以創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碳纖維產業基地為目標,加速在新材料產業的創新發展道路上激情奔跑。
2017年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鋼科公司時指出,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我們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牢記囑托,行穩致遠。五年來,鋼科公司牢記習總書記囑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自主創新,立志產業報國,產品研發、技術創新捷報頻傳。
“回想起見到總書記的情形,我依然記憶猶新,心潮澎湃。”2017年還是首席工程師的楊晗,如今已成長為鋼科公司生產工藝部部長。“我們牢記囑托,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在高端碳纖維產業化制備技術開發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初步實現了高端碳纖維產品品種規格多元化、系列化,滿足了我國航空航天等領域日益增長的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鋼科公司時,對鋼科公司與科研院所強強聯合,產學研一體化合作模式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五年來,鋼科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深入推進“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將先進實驗室技術與卓越工程管理理念完美結合,快速實現了高性能碳纖維制備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目前,與高校、科研院所及重點用戶聯合承擔省部級科技重大專項項目18項,有力推動了國產高性能碳纖維的技術進步,為我國碳纖維產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發展壯大新材料產業,人才是第一資源,技術人才是關鍵。近年來,鋼科公司借助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優勢,積極打造一流的創新平臺和優秀的科研技術團隊。目前,已擁有山西省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高性能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先端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三個省級研發平臺,“楊晗創新工作室”升級為山西省職工創新工作室,科研平臺實力進一步加強,為科技人員勇攀技術高峰搭建了廣闊舞臺。
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鋼科公司科研技術隊伍迅速成長,形成了一支以國家百千萬人才、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為代表,博士碩士為骨干,總數達80多人的核心研發團隊。研發團隊以項目為載體、以事業為紐帶,先后攻克了濕法紡絲、干噴濕法等產業化關鍵技術,解決了碳纖維專用關鍵裝備的國產化技術難題,成熟掌握了碳纖維成套制備工藝,先后形成了三大系列13個牌號高性能碳纖維產品體系,覆蓋了國內高性能碳纖維領域主要品種,產品性能位居國內領先水平,授權國家專利34項。鋼科公司同時榮獲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獎、創新轉型深化改革先進典型等榮譽稱號。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鋼科公司時,二期年產500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尚在建設中,該項目當年建成投產,實現了關鍵設備的百分之百國產化和核心制備技術的迭代。五年來,鋼科公司上下發揚持續作戰、敢打硬仗的優良作風,攻克一個個難關,從工程建設、生產保供、技術研發等方面多點發力,高效推進,目前已建成三期全流程碳纖維生產線和四期碳纖維先進復合材料生產線,形成碳纖維與復合材料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產品在航天、航空、新能源、交通建筑等領域實現廣泛應用,滿足了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材料急需。今年,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上,由鋼科公司TG800碳纖維制作的雪車和雪車頭盔精彩亮相,吸粉無數,產品市場占有率和企業影響力持續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調研鋼科公司時明確指出,“要強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真正把企業、科研單位特別是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讓他們既有科技創新的成就感,又有成果轉化收益分享的獲得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激發全員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碳纖維產業高質量發展,鋼科公司積極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擬引入戰略投資,同步實施科技人員股權激勵計劃,對研發人員和業務骨干實行股權激勵,推進員工崗位創新和價值創造。當前,該項工作正在加速推進,將于今年6月底完成。
五年來,鋼科公司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著力解決公司內部管理、工程建設、科研生產、市場開發中的重大問題、焦點問題、瓶頸問題,引領干部職工把滿足國家重大專項和航空航天等關鍵領域材料需求的使命任務扛在肩上,大力推進高性能碳纖維應用領域拓展和國產化替代,實現了生產規模由百噸級向千噸級邁進,行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千錘百煉 把“百煉鋼”變“繞指柔”
時至立夏,萬物繁茂。中國寶武山西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公司(以下簡稱“精帶公司”)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2020年5 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精帶公司時,看著全球最薄最寬的不銹鋼箔材,稱贊道:“‘手撕鋼’是高新技術,你們把百煉鋼變成了‘繞指柔’,很不簡單!”總書記的贊許如同春日甘霖,激動人心,催人奮進。
2020年8月,經過頑強的攻關,太鋼“手撕鋼”又實現了厚度從0.02毫米到0.015毫米的跨越,改變了我國不銹鋼箔材市場格局。科研攻關階段,精帶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段浩杰和首席工程師廖席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為新課題制定可行性實施方案。段浩杰說:“從2016年立項,到2018年最終實現0.02毫米×640毫米寬幅不銹鋼箔材的世界首發,2年多的時間里,研發團隊經歷700多次失敗。這700多次的不懈努力積累了大量數據,使得企業的后續研發更有針對性,新產品落地速度大大加快。‘手撕鋼’的問世,將我國不銹鋼箔材的制作工藝提高到世界領先水平,為中國制造提供了高端基礎材料,為國際超薄不銹精密帶鋼指引了新的方向。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更是極大地鼓舞了員工的士氣,促使我們集聚更大的力量,共同為解決國家重大領域技術難題作出新的貢獻。”
創新不停步,敢為天下先。2021年5 月,精帶公司又實現0 .07毫米超平不銹鋼精密帶材、無紋理表面不銹精密帶鋼兩項新產品全球首發,帶動了超導、微孔加工等一系列表面深加工重大工藝技術的發展。精帶公司黨委書記、經理王天翔告訴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調研時指出,產品和技術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希望企業在科技創新上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制造業發展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總書記的親切話語時時在耳畔縈繞,一直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現在,在手機等高端電子產品領域,我們的產品能夠讓其整個系列變得更易制造、更輕、更耐用。在其他更多的前沿領域,我們的拼殺只能進,不能退。”
如今,太鋼可生產厚度從0.015毫米到0.5毫米,寬幅從3毫米到650毫米的不銹鋼精密帶鋼產品,并正在瞄準氫燃料電池、5G手機、柔性顯示屏、國產大飛機等新興領域用鋼需求,不斷開發培育新產品,高效推進規模化生產。
太鋼“手撕鋼”超平、超薄、超硬、超光滑的性能和應用領域帶動了高端制造原材料的變革。在全力穩固現有國內外市場的同時,太鋼還不斷提高在不銹鋼精密帶材,特別是箔材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一方面,與國內知名企業合作,拓展精密箔材在重點行業的應用;深耕新能源領域,開發柔性太陽能電池襯底用鋼、氫燃料電堆雙極板等高端產品;折疊柔性顯示屏用系列產品已與國內多家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5G電子行業無磁新材料正在加速推進。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穩定現有韓國、巴西、墨西哥等汽車波紋管市場,同步開發印度市場,出口韓國等的藥芯焊絲用精密帶材銷量大幅增長;電熱管及汽車關鍵零部件用產品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9年和2020年,寬幅超薄不銹精密帶鋼工藝技術及系列產品項目先后獲冶金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第六屆項目類中國工業大獎、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CIIF大獎等諸多榮譽。2021年,“手撕鋼”項目團隊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近年來,精帶公司牽頭參與國家、省、市重大科技專項4項。2021年在太原市“揭榜掛帥”重大技術需求征集發榜中,該公司出題“5G通信用關鍵新材料制備技術及產品開發”,太原科技大學牽頭,太原理工大學、西安鋼研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揭榜,各方攜手攻關,為國家重大工程提供基礎材料保障。
作為國有科技型企業的優秀代表,精帶公司2020年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專項工程“科改示范行動”試點企業。該公司對標行業標桿,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在公司治理、選人用人、強化激勵約束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打造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在企業原有的人才、設備、項目等創新資源基礎上,他們成立了研發中心,并通過科技利潤分享,使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利益收入相匹配,充分激發和調動科研團隊智慧力量,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段浩杰介紹:“新成立的研發中心聚焦國家使命、市場首發、高端制造方向,組建了3個攻關團隊,以項目為載體,通過‘揭榜掛帥’,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組成創新聯合體,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再接再厲、勇攀高峰”,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成為太鋼精帶公司持續向行業世界難題發起新沖刺的強大精神動力。通過國家“科改示范行動”試點建設,打造一支自主創新尖兵,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企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規模跨越式增長,把中國寶武太鋼精密帶鋼打造成世界不銹鋼特殊精密帶鋼行業引領者……精帶公司每一位員工都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