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青年報:太鋼煉鋼二廠劉彥兵:守護除塵設備 保衛清朗藍天
劉彥兵現為太鋼煉鋼二廠能源環保作業區技術員,自2012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來,他深耕轉爐干法除塵系統點檢工作,先后擔任點檢員、點檢組長,在干法除塵系統點檢維護和改造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曾組織參與北區轉爐電除塵器大修改造、ID風機國產化擴容改造、煤冷系統改造等重要環保改造項目,解決轉爐一次除塵顆粒物超標排放問題;參與北區3#轉爐新增濕電重點環保升級改造項目;開發“干電+混合濕電”新型運行工藝,突破轉爐一次除塵超低排放瓶頸,產生良好的經濟和環保效益。
由于表現突出,劉彥兵先后獲得公司“技術能手”“青年崗位能手”“安全生產先進個人”“優秀點檢員”“雙良傳人”以及廠“先進個人”“技術比武狀元”等榮譽稱號。劉彥兵表示,榮譽是鼓勵更是鞭策,他將牢記使命和職責,在崗位上砥礪奮進。
一絲不茍 攻堅克難
劉彥兵最大的優點是踏實、敬業、責任心強,遇到難題從不退縮,總是第一時間想辦法,一次次耐心嘗試,直至問題解決。
劉彥兵特別好學,也能吃苦,對設備的參數、性能和運行狀態都了如指掌。在日常點檢中,他更是一絲不茍、嚴謹精細,對設備故障零容忍,發現的小問題,當天能處理的就絕不會拖到第二天。每次檢修,他都要深入電除塵電場內部全面檢查機械結構件,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哪怕是一顆小小的地腳螺栓。
劉彥兵總說,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對待設備,特別是環保裝備,至關重要,每天都要讓大家呼吸這片藍天下的新鮮空氣,還大家綠水青山。他這種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身邊同事。
改革創新 收獲頗豐
作為城市里的鋼廠,太鋼比其他鋼廠承擔了更多環保責任,超低排放成了重要指標,而劉彥兵所負責的設備恰恰是轉爐一次除塵的最關鍵部分——靜電除塵器。
偶爾的內爆導致放散塔冒煙,一次次被通報考核并沒有把劉彥兵擊退,反而更激發了他要從根源上徹底解決內爆現象的決心。他每日查看干法除塵系統運行趨勢,跟蹤觀察轉爐各個階段放散塔的排放情況,根據鍋爐系統和干法除塵系統設備運行狀態,及時調整除塵系統相關工藝參數,保證電除塵凈化效率最大化。
劉彥兵不斷優化和改進電除塵系統設備,提出優化調整電場陰極振打運行周期和減速機傳動比,解決陰極線頻繁包灰現象,保證了電場運行效率;通過調整空氣氮氣配比,優化電場運行效果;通過改進陽極排振打桿裝置,解決腰帶高頻率斷桿故障;通過多項優化和改進,保證了電場電壓電流的穩定,確保電除塵高效穩定運行。
同時,劉彥兵將這些改革項目轉化輸出成創新創效成果,他擁有實用型專利1項,另外1項發明型專利和2項實用型專利已受理;“獻一計”申報18項,其中1項獲中國寶武和太鋼集團 “好點子”、1項獲廠“金點子”、3項獲廠“銀點子”、9項獲廠“好點子”;申報太鋼青年“創青春”項目5項,其中3項獲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獲優秀成果三等獎;發表4篇專業期刊論文。
吃苦耐勞 把控質量
2023年7月,轉爐設備系統中修工作全面開展。面對高溫+中修的考驗,劉彥兵每天都在蒸發冷和電除塵兩頭跑,蒸發冷噴槍部位是轉爐塔樓溫度最高的地方,有時候環境溫度能高達七八十攝氏度,即便什么也不做,汗水也會從毛孔不斷涌出,衣服幾乎從內到外濕透。
每次更換噴槍需要分三批作業人員輪流倒替,每次最多作業15分鐘,就熱得讓人無法忍受。為了保證作業安全和安裝質量,劉彥兵緊盯現場,有時候一待就是將近一個小時。
此外,劉彥兵還兼顧電除塵檢修。冬天還好,夏天的電場內部悶熱無比,他鉆在電除塵器內部,緊盯施工質量和進度,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而他每天要在里面待四五個小時。
“這種中修將近一年才有一次,必須把每一個環節的施工質量都把控好,開爐后才會踏踏實實的。”劉彥兵說,每次檢修結束從電除塵內部出來,他的臉就像花臉貓一樣,大家都快認不出來了。
進了太鋼門,就是太鋼人。身為“雙良傳人”,劉彥兵在工作中處處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從他身上,大家看到了一個積極向上、踏實沉穩的、充滿正能量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