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服務
首頁 投資者服務
太鋼不銹:太鋼原料場環(huán)保改造封閉工程建成投用
來源: 太鋼不銹 作者: 薛華 申文麗 王偉 安瑞珍 時間: 2017-08-15
連日來,路過恒山路的市民發(fā)現了一個新景觀——太鋼原料場上空的3座高大的圓弧形建筑。銀白色的巨型建筑非常耀眼,吸引不少人在路邊駐足觀看。這是太鋼原料場實施環(huán)保改造封閉工程后的實景。
太鋼原料場環(huán)保改造封閉工程投資超過1億元,是省市重點環(huán)保工程。該工程創(chuàng)多項紀錄,是國內首個不銹鋼圓弧形大跨度料棚;首次采用單邊起拱不對稱施工;特殊板型杜絕光污染;粉塵排放量減少96.75%。
該工程去年10月底動工建設,主要是對太鋼原料場實施整體封閉,全部工程已于7月底結束。為了建設清潔型原料場,早在2006年太鋼就率先建成了周長達3公里的不銹鋼擋風抑塵網,對場內易揚塵的粉礦、塊礦、球團、燒結礦以及除塵灰等大宗原料進行揚塵遮擋,抑塵率為75%以上。隨著環(huán)保要求升級,省市對太鋼露天原料場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實施原料場整體封閉,才能有效提高企業(yè)環(huán)保等級。
該工程外觀為弧形網殼鋼結構,搭建三個不同跨度的廠房,最高處48米,最大跨度124.5米,最長407米,封閉面積6.2萬平方米,屋面板和墻板全部采用太鋼自己生產的T443超純不銹鋼,完美呈現了太鋼的“不銹”特色。中冶賽迪項目經理周如剛介紹,采用超純鐵素體不銹鋼材質最顯著的特點是性能好、造價低,尤其是與普通碳素鋼相比,新型不銹鋼材質耐腐蝕性好,使用壽命可達30年之久,且不需要人工維護。太鋼采用不銹鋼材質建設環(huán)保料棚,在全國還是第一家,未來該材料在建筑屋面、墻面上推廣應用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8個多月的改造施工中,工程建設遇到的最大難點是施工、生產同時進行。由于該工程整體為高空作業(yè),90%以上面積為弧形網狀鋼結構安裝,受制于生產作業(yè)和場地局限,施工方只能將通常的雙邊起拱改為單邊起拱,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而這種大跨度單邊起拱的施工方法在山西鋼結構安裝史上還是空白,實現了具有太鋼特色的“山西第一跨”。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正午陽光照射下,整個原料場的頂棚并沒有因為采用不銹鋼而反光刺眼。“這也是一個創(chuàng)新,將直徑1米的不銹鋼板壓成750毫米的瓦楞狀壓型板,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出現二次光污染。”太鋼能源環(huán)保部副部長馬良說,“在擋風抑塵網的基礎上,加建大跨度料棚和輕鋼結構廠房,粉塵排放量可累計減少96.75%,可以說,太鋼在節(jié)能減排上又實現了一次新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