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鋼鐵前系統積極探索降本之道
記者手記 當前,鋼鐵行業正處于下行周期,“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是企業面臨的經濟現狀。為此,公司明確提出要主動應對市場變化,持續對標找差,牢固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思想,傳遞市場壓力,強化績效導向,堅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最大化發揮規模和效率優勢,以應對行業下行困難。焦化廠和煉鐵廠作為公司鐵前系統重要降成本單位,積極行動,不等不靠,爭分奪秒搶抓降成本的時間和空間,用算賬經營和精細化管理深挖降本潛力,著力改變高成本體質,并初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他們的行動再一次證明,鋼鐵寒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單位不在寒冬中積極冬練,深挖潛力,強身健體,加強管理,而是強調客觀,行動緩慢,背靠大樹,寄希望于市場好轉。這樣的經營狀態和不思進取,等來的只能是越來越下滑的經營績效、職工收入的降低,以及被市場無情淘汰的命運。焦化廠和煉鐵廠立足自身,不等不靠,發動職工努力挖潛增效的進取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寒冬”中苦練內功,強身健體,通過對標找差、“三降兩增”,改變高成本體質,盡快釋放效率和活力。近日記者了解到,太鋼鐵前系統焦化廠和煉鐵廠認真落實上級主題教育有關要求,切實把主題教育的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深挖降本潛力,通過調整配比降低原料成本,降本增效取得了一定成效。
焦化廠:成本削減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來,太鋼焦化廠面對嚴峻經營形勢,眼睛向內、主動出擊,持續優化配煤結構,以“一人一表”和重點工作清單化推進各項舉措落地,目標任務破題。該廠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全面分析制約“效率、活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職工群眾的想法和意見。為引導全員更加積極、更加主動完成廠生產經營重點工作和降本指標,該廠組織專業職能科室制定下發了及時激勵和項目清單化管理辦法,對重點工作完成效果好的進行及時、正向、大額的激勵。自激勵政策出臺以來,該廠配煤管理團隊斗志昂揚、自我加壓,牢固市場經營理念,充分利用煤炭市場下行有利時機,貼近市場制定標準,及時調整用煤方向,兼顧調結構與降成本,實現了配煤降本,跑出了降低配煤成本“加速度”。
“我們首先是轉變觀念,強化算賬經營意識,從過去的重生產輕經營轉向先算賬再生產,通過算賬調整生產模式,實現從原料到生產環節的精細管理,一點一滴挖潛力降成本。”焦化廠黨委書記、廠長白向國介紹道,我們時刻關注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煉焦煤的采購和使用方向,暫停了價格較高的二級焦煤采購,提高了低價瘦煤資源配比,輔以價格較低的氣煤、1/ 3焦煤,同時開發低價格新資源,與采購中心、制造部聯動,大比例使用新標準的一級焦煤,以替代原有的一級焦煤,既優化了肥焦煤結構又促進了配煤成本的降低。
在對標找差、深挖潛力的同時,焦化廠千方百計提高生產效率,有效提升了經營績效。精準調控化產工藝參數,做到“應收盡收”,實現了焦爐煤氣收率和化產收率的同步增加。“工作之所以有所成效,也與我們優化績效分配機制,全面推行‘一人一表’和壓力傳導有關。加大重點工作清單落實力度,嚴格推行‘紅、黃、綠’亮燈監督機制,各級管理人員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風持續改進,在全廠形成了爭先進位、不甘落后良好氛圍。”白向國說。
煉鐵廠:優化配礦結構,極致降本
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太鋼煉鐵廠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有的放矢推進工作,將主題教育組織得接地氣、冒熱氣、見真章。該廠以“極致”降本、“鐵心”降本,堅決打贏降本提效翻身仗為管理主題,圍繞降低鐵水成本目標,從原料抓起,開展高爐配礦結構和燒結配礦結構攻關。
“我們積極與技術中心開展燒結、球團礦冶金性能研究,為燒結和高爐工藝優化提供技術支撐。燒結工序在保證燒結礦產品質量的基礎上,以降低進口粉比例為突破點,采取多種措施調整配礦結構,減少混勻礦質量波動,尋找最佳經濟爐料下的穩產高產。高爐工序與制造部、礦業中心協同聯動,加大堿球生產,提高球團比例,通過工藝優化,突破高球比冶煉難題,實現了高球團比例條件下燃料消耗降低。”煉鐵廠黨委書記、廠長馬良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強化全流程管控,從原料場造大堆,提高配礦結構穩定率、減少過程倒搬、避免低倉位運行等方面,為配礦結構優化提供支撐。”
今年公司給煉鐵廠下達的預算十分具有挑戰性。鐵廠人切實感受到了“超越自我”不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而是硬邦邦的數字。該廠聚焦推動全年預算目標任務完成,積極營造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濃厚氛圍。廠黨委針對不同對象設立不同議題,在全廠以“降本提效我能做什么”為主題,廣泛深入開展了“解局破題”大討論。強化形勢任務教育,通過多種宣傳形式講清預算與績效、績效與口袋的關系,充分激發員工活力,積極營造千斤重擔大家挑的干事創業氛圍。圍繞年度預算目標,研究確定了包括“勻礦造堆過程優化、燒結礦技術指標優化、爐料結構優化、噴煤結構降本、物流精準節奏調配、皮帶極致效率運行鐵水低成本運輸”等28個“三降兩增”項目,并建立了與之相應的自上而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每周定期召開項目責任人會議,聽取項目推進情況,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落實,力求噸鐵成本穩漸降低。為使每個工序進一步算清楚賬,該廠還推進計質量體系化管理,梳理優化計質量責任體系和計質量結算流程,查明白表,算明白賬,為全廠推行算賬經營、降本提效提供準確依據。